image
20200721郭建志/台北報導

防護衣國家隊恐虧損 衛福部將補貼

國內疫情趨緩,防護衣及隔離衣需求大減,政府訂單大砍超過四成,引發國家隊業者擔憂面臨虧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0日與業者協商後敲定,除思考如數徵用,也請業者舉證成本支出,將補貼業者副料支出及國際認證費。

境外的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台灣防疫超前部署,6月就解封、全民瘋國旅,惟當初政府攜手產業組成的「防護衣國家隊」卻恐面臨虧損危機。

原本指揮中心當初與業者下訂徵用防護衣900萬件,隔離衣1,600萬件,但實際上徵用200萬、1,200萬件,業者投入人力、機器、原料,卻被臨時砍單。

 衛福部及經濟部工業局官員,昨與17家隔離衣業者、6家防護衣業者座談,業者訴求政府若不能全數「吃下來」剩下的逾千萬件,那3.2億補貼經費也該增加,補貼項目應由「副料」擴及至「布料、機器」兩項。

衛福部祕書處長兼指揮中心物資組長蔡壽洤說,初步規畫隔離衣將思考如數徵用或補貼,防護衣則因周轉率較低,將直接採取補貼,後續還有行政程序要走。

至於該補貼多少?蔡壽洤表示有三點評估:一、業者計算已投入人事、機具成本,指揮中心將研擬通案認定標準,作為補助參考。二、隔離衣雖還有400萬件、防護衣還有700萬件的徵用缺口,廠商如已備料六成,未備料的四成將不予補助,備料多寡將會請業者舉證。三、布料供應商是國內兩家業者,將協調降低成本的可能。外銷方面,政府將已徵用、有餘裕防護衣賣給其他政府,這部分正由國貿局、外貿協會負責本案,將走綠色通道,現正和8~9國積極洽談。

另在B2B(商業對商業)市場,由於防護衣一定要取得國際認證才能獲得優惠,蔡壽洤說,隔離衣、防護衣共23家業者,每家認證費費200萬~250萬元,粗估約5千萬經費,將由經濟部產業升級預算,或衛福部特別預算支應,助攻廠商打國際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