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628工業技術與資訊雜誌

5G企業專網 開闢產業新藍海

台灣5G將在今年開台,隨著商用腳步愈來愈近,大家更引頸期待,5G最精彩的應用不只在消費者端,更扮演企業數位轉型的關鍵角色,對電信、軟硬體整合服務提供者來說,5G帶來的企業專網(Private Network)商機,正是企業期待。

 所謂的企業專網,是指企業在限定時間與空間內,透過使用電信業者的網路、或雙方合建、或企業自行建置行動網路基礎設施,提供企業更多的自由度來控管網路與數據。企業專網的應用,在4G時代與環境已有部分業者開始考量並做了概念性驗證,5G時代各界挖掘出更多企業級應用、萬物聯網應用將更為蓬勃,專網應用即是特定的目的,目前觀察下較多為煙囪式運作的網路型態,和涵蓋全國的商用網路不同,在此基礎上可鼓勵並誘發更多的創新應用,諸如公部門如醫療健康照護、交通都可以,私部門到展館、零售都可以應用。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副所長丁邦安表示,企業專網就好比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擁有一雙強而有力的翅膀,當企業透過企業專網掌握關鍵技術與資料,內部物聯網傳輸需求也能大幅提升,協助企業尋找更有效率的新商業模式。

 與電信業者經營的專網相比,企業專網最大的不同在於「獨立性」,可根據自身需求量身打造網路、不受公共網路壅塞影響,丁邦安表示,電信業者的企業專網就像警車或救護車行駛在一般道路上,雖然有優先權,但仍然會受實際車流影響速度,企業專網則是自建一條道路,只供內部車輛通行,所有資訊只能在企業內部流通,具備高度隔離及安全性。

 不過,業者若想建置企業專網,初期投資建設基地台及核心網固不可少,建置完成後,仍需持續投入資源維運,因此目前有專網需求者多半是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以租用電信業者專網較具效益。以產業別來看,製造業、電業、醫療、機場、港口等產業對企業專網的需求較高。

工業物聯網 願望實現了

 丁邦安進一步指出,從4G到5G,企業專網的出現能加速實現關燈工廠的願景,5G大頻寬、大連結及低遲延的三大特性,可確保工廠內部大量的感測設備通訊暢通無虞,讓大量感測器以及自動化機械接管生產製造不再遙不可及。

 德國不僅是工業4.0的先驅,也是世界第一個開放企業自建5G專網的國家。

 汽車龍頭BMW在2019年中於中國瀋陽工廠啟動5G網路,並在工廠內部建立資料中心,將生產系統與設備連上專網,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測試數據,亦可快速地在廠內交換分析,目前BMW也計劃將在德國及其他國家工廠陸續建立5G專網,企圖打造自動化的物流車隊。

 在亞洲,日本設備供應業者NEC也搶先申請5G專網執照,規劃將位於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的工廠,改造為5G專網示範工廠。NEC看中的5G潛在商機,是將建置智慧工廠所需的邊緣運算、網路設備、基礎設備、應用軟體等環節,整合成單一架構,讓製造業者只需像在餐廳點餐一樣,點選需要的功能,由NEC統包完成整合。

 工研院也積極投入這場工業4.0與5G的交響盛宴,運用5G基礎設施的開放性,透過產學研合作,打造開放架構無線接取系統產品,並獲得工研菁英產業化貢獻獎,希望以此協助台灣產業順利切入5G通訊設備供應的早期市場,也讓業者早日提供樣機展示以獲取與國際電信業者合作的機會。

 在企業專網應用部分,工研院也將5G企業專網應用於製造業,在半導體零件製造商翔名科技位於新竹香山的工廠,進行產研合作,打造台灣首例「Pre-5G IIoT工業物聯網示範場域」,設計規劃示範性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目前工研院已在廠區布建了100%涵蓋率的無線訊號,並建置Pre-5G無線設備、核心網路、工業物聯網基站及應用平台,讓不同種類的加工機台與感測器,可透過Pre-5G網路傳輸即時數據,只要透過監控平台就能看到全廠連線狀態。由於採用邊緣運算技術,敏感的生產數據全都留在廠內。

 5G落地勢在必行,電信公司布建給大眾使用的B2C市場準備工作已大致完成,丁邦安認為,B2B企業專網市場龐大、領域知識龐雜,很難在5G開台後馬上落地普及,加上電信市場飽和已久,台灣電信產業鏈要在5G時代扮演價值鏈中要角,仍需積極轉型,方能航向難得一見的廣闊藍海。(本文摘自工業技術與資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