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620

公私部門跨領域整合才是提升競爭力的新解方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日前公布「2020年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台灣的總體排名較去年進步5名,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晉升至第11名。行政院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對此表示,排名回升與台灣今年經濟表現不錯,以及台商回流導引民間投資持續成長有關。他並樂觀的指出,從台灣在這一波新冠疫情的防疫表現深受國際肯定研判,估計明年的排名應該還會更好。

 進一步檢視IMD的競爭力評比,乃是以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等四大領域的255細項,依據相關的統計指標及問卷資料計分匯總而成。而台灣在這四大領域,難能可貴的包括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等三大領域,排名均較前一年有所提升,唯獨在經濟表現領域卻較去年退步2名為第17名。其中的關鍵,依龔主委的解釋,主要是在「就業」項目退步6名。他因而指出,這代表政府在青年就業方面還要再加強。但除了失業率排名下滑之外,其實在「城市辦公室租金」項目的排名大幅下滑,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

 由於今年IMD的調查時間2月下旬至4月底,正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時段,因此相較於台灣排名的提升,包括美國、大陸、日本、香港等國家的競爭力排名,則都較去年有所退步。尤其是美中兩國,不只在疫情的防控上備受質疑,雙方的貿易戰也未見止歇,因此各較去年退步7名與6名,堪稱是兩敗俱傷的最佳寫照。而香港雖然排名只較去年下降3名,但卻從長期來與新加坡分踞前2名的地位,退至第5名。相較而言,疫情數據較香港嚴重的新加坡仍能繼續雄踞榜首,香港則受「經濟表現」退至第28名拖累,顯示久久未能化解的反送中儼然成為影響香港排名後退的關鍵因素。

 綜觀IMD去年與今年的競爭力排名變化,相較往昔出現較大幅度的動盪,既然是受疫情肆虐以及近乎兩敗俱傷的貿易戰對抗影響,而台灣剛好在這兩大變數中相對受到的衝擊較小,因而才能在國家排名上收彼消此長之效。尤其是與大陸之間的排名順序上正如龔明鑫所言,「過去兩年我們在IMD的排名輸中國大陸,但今年領先回來了。」但即使如此,相較於台灣在2011、2012年時,曾經先後高居第6、7名,則2020年的排名,執政團隊其實並沒有自滿、自誇的本錢。

 首要之務,當然應該是如何在排名退居第17名的「經濟表現」領域有所翻轉。而即使在其他三大領域,今年的排名均較去年各有所提升,但包括基礎建設領域如何更進一步提升,政府效能如何再提升,以及企業效能如何自我提升,同樣也都應有調整改進的空間。

 以企業效能領域的提升為例,除了應強化朝智能化轉型的力道之外,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判準指標,則是企業對ESG(環境永續、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的實踐程度。在這方面,企業界固然不應再忽視甚或逃避,但是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即使有心朝智能化轉型,卻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從而,政府相關部會如果能夠積極扮演輔導協助的角色,則後續在「企業效能」與「政府效能」領域,當不難收一魚兩吃的效應。

 另外,就「基礎建設」領域的提升之道而論,向來被視為是政府公部門的基本職責。然而,檢視基礎建設即使政府已經投入大量資源,但成效往往不符外界的期待。其中的癥結包括繁複的行政流程,動輒得咎的環評機制等,自然有檢討改進的空間。

 但完全由公部門來獨力承擔基礎建設之責,終究有顧此失彼的缺憾。所幸,財政部目前已在規劃推動促參法的修法,增列民間融資提案制度(PFI),以及擴大公共建設適用範圍。期待雙管齊下,一方面政府可免於花費大筆建設支出,導致舉債上限超標;另方面將綠能產業設施、高齡長照服務等也納入公共建設適用範圍,除了將刺激長照、綠能等產業的加速發展。最後的綜效,則可望反映於在「基礎建設」、「經濟表現」以及「政府效能」等三大領域全球排名的提升。

 總體以觀,IMD的競爭力評比,區分為四大領域雖然是行之有年的慣例。但是這四大領域排名表現的良窳,其實既是相互影響,自然也是可能出現雙贏、三贏或雙輸、三輸的後果。因此,包括政府、企業,乃至其他領域,理應揚棄各自為政,甚至各掃門前雪的陳腐觀念與做法,而應透過全盤布局、整合公私資源,以追求效益的極大化。果能如此,則不論疫情是否繼續干擾,國際間的貿易衝突對抗是否緩解或惡化,相信台灣的競爭力排名將有繼續上升的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