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616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跨國企業徵稅 國際談判卡關

 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讓歐美國庫失血,但防疫宅經濟卻造福谷歌、臉書等公司,讓各國更處心積慮想逼跨國科技大廠繳稅。在歐洲與美國都不肯讓步的情況下,跨國企業營業稅的國際談判再度卡關。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政策部門副主管莫瑞斯(Will Morris)認為,各國急需擴大稅收這點無庸置疑,問題是大家都不想拿國內企業開刀,於是將矛頭轉向跨國企業。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稅務官員聖亞曼(Pascal Saint-Amans)表示:「我們已收到回應,那就是美國開始反擊了。歐美之間關係非常緊繃,短期內不會好轉。」

 全球超過130國自2013年展開國際談判,旨在制訂一套國際通用的跨國企業營業稅法,避免谷歌、臉書這類科技大廠利用網路無國界的優勢來逃稅,也避免各國仿效法國自行頒布數位稅法。

 代表蘋果、亞馬遜、臉書等科技大廠的貿易團體ITI會長歐斯曼(Jason Oxman)表示:「針對特定產業的單邊徵稅制度既不公平,也不是支持經濟復甦的長久之計。」

 各國目標是在今年10月前達成共識,無奈疫情讓問題更加複雜。撇開歐美的利害關係,疫情期間各國旅遊禁令使談判代表無法出席會議,而各國官員為拯救國內經濟已分身乏術,一時之間難以聚焦國際談判。

 前任OECD官員范德沃克(Jeff Vander Wolk)表示:「各國提案尚有許多法規設計上的細節有待釐清,且一切有待各國同意,實在很難在今年達成完整的最終協議。」

 法國財政部長樂梅爾(Bruno Le Maire)表示,美國是唯一反對OECD臨時稅法架構的國家,因為美國反對國際間率先針對跨國科技公司開鍘。美國認為若歐洲各國能對谷歌、亞馬遜擴大徵稅,美國也有權對寶馬、LVMH集團擴大徵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