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造成32人死亡、272人受傷的高雄氣爆案,二審認定氣爆原因全怪市府當年下水道工程將石化管線包覆在排水箱涵內,包商偷工減料、驗收未盡把關之責,判公務員有罪,而李長榮化工總裁改判無罪。
石化業天天處理易燃物,隨時有火災爆炸之虞,雖賴科技監測,也布下各種防線防範人為疏失,但全球各地仍偶有傳聞,不過仍都能將主要損失控制在設備的損壞而不越過傷及員工或民眾的紅線。
高雄氣爆固有操作員工人為疏失,應按勞動部職安法處裡職災究責,但是原本爆炸應只限於該局部定點,傷人與否無法判斷,然而卻傷及多人造成偌大氣爆,瞬間馬路爆開,轎車騰空炸飛穿越民宅屋頂,數條街道蛇行蔓延,主要是丙烯易燃氣體隨此箱涵內水流銜火四處流竄引爆所致。所以高雄氣爆不是單純石化本身操作的災害,今天造成全球史上罕見的嚴重傷亡,乃肇因於高市府排水箱涵的陰陽錯置,超出石化原有的災難。
榮化總裁李謀偉出身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及史丹佛大學,不但是化工專業也有企管MBA學位,引進國外維護工安的技術與觀念,出事前多年在國內以要求業界工安操作自律,強調以工安第一優先出名,經常舉辦研討會宣導,處心積慮創立基金會提升石化工安的品質,但是一生努力的辛勞竟在一夜間豬羊變色,成為台灣工安最大的罪魁禍首,發生地點不是在他最在意防護最周全的廠區內,而是在他從沒想到也看不到的市區地下管線,出事後竟一發不可收拾,造成不該有的傷亡,命運捉弄李總,也捉弄台灣的石化業的興衰,重挫台灣石化業。
李總在痛定思痛、反躬自省之後,畢竟是國外科班出身具宏觀接地氣的高手,馬上以負全責的態度投身救災減害及傷亡撫卹的工作,以謙卑懺悔的心,向所有受災民眾認錯主導重建,2、3年內日以繼夜努力溝通,化解仇恨,獲得多數被害人的諒解,同意接受賠償和解。成為『國內重大工安事件善後完滿修復的模範』,法官將李總善後成功和諧解決的態度納入量刑參考,再根據現場箱涵誤植一事,認為已超出業者可防範之想像範圍,沒有判其有過失責任。
國人對石化業早有先入為主的負面印象,長年將其視為有汙染會致癌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高雄氣爆更是雪上加霜,連總統都認為石化夠用就好,不要擴建,忘掉石化業是百業之基礎,佔全國總生產毛額GDP將近30%,是賺外匯繁榮經濟的金雞母。台灣的抗疫行動在全球拔得頭籌,是因我們能生產足夠的口罩,大家從沒覺察口罩就是石化產品,石化產品提供非常重要生活必需品,要成立口罩國家隊,不能輕鬆地說夠用就好。
幾十年來由高標的環評法將大型國內外石化投資案一一成功擋下,相對於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卻有90多家國外大廠投資石化業,使其國民所得成為台灣的三倍,平均收入每月新台幣9萬元,9萬元也正是台灣石化業工作員工的平均薪資。我們都怨嘆台灣的低薪是四小龍之末,更衍生出少子化的國安問題,這是我們對待石化業付出的沉痛代價。
其實石化業技術日新月異,汙染與工安控管,今非昔比,昨日環保人士的反石化立論,仍停留在50年前舊機器無經驗下的汙染,環保人士以散播每年會造成234人死亡的負面健康假資訊,趕走投資6千億的國光石化,打趴台灣的石化業,減少50萬人之工作機會,減少每年台幣1兆元的收入,美其名為替台灣把關,卻留下低薪的台灣人嗷嗷待哺,誰該負責?
其實台灣的空污,主要來源並非石化,我們沒有蓋國光石化,也把每年可賺千億、才蓋25年在全球屬年幼的五輕給關閉,台灣的空污並沒有改善,台灣的肺癌也沒有因之減少,我們應好好評估檢討,也許我們錯怪了石化,扼殺了石化。比起觀光旅遊服務業,比起辛苦外銷農產品的農業,投資石化可賺其十倍、百倍以上的收入。要能迎頭趕上新加坡的高薪,解救台灣的低薪問題,我們要改變態度,在嚴謹工安與污染監督下,歡迎外商投資。
台灣石化業自己也應該勇敢站出來,面對狐疑的台灣勞苦民眾,以庶民語言將科學證據誠實以對,呈現國外成功經驗,像榮化李總一樣竭盡企業的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像感動法官一樣的以誠信感動台灣低薪民眾,詮釋國人對石化的誤解,將高雄氣爆案的改判成為翻轉台灣經濟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