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429文/莊富安

機械公會建議:多管齊下擴大智機內需市場

 臺灣機械公會認為,智慧機械是台灣機械業未來要邁向2兆元產值的希望所寄,建議政府應將智慧機械投資抵減稅額比例提高至20%,並鼓勵國營事業與學術研究單位優先採買國產智慧機械,期能刺激內需市場的起飛,並酌減機械業的營所稅,來協助業界渡過當前的困境。

 臺灣機械公會指出,目前政府公告的「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投資智慧機械或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投資抵減辦法」當中,適用投資抵減的比例仍然偏低,建議政府應將抵減稅額比例由支出金額的5%提高到20%,並鼓勵國營企業或學術研究單位擴大購買國產自動化等方面的機械生產設備,可促成機械業勇於投入研發智慧機械的意願與決心。

 另現行「產業創新條例」雖有規定研究發展支出項目可申請適用投資抵減,但幅度與比例皆偏低,面對須長期發展的智慧機械,其比例實不足以紓解廠商燃眉之急,建議政府主管機關能夠將研發支出的15%可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提高為當年度研發支出的40%可抵減當年度營所稅,且抵稅上限也建議由原訂30%的限額調高為可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的40%。

 臺灣機械公會認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機械業帶來衝擊頗大,建請政府相關單位應鼓勵製造業優先採購國產智慧機械設備,並給予相對應提高稅額抵減比率或延長稅額扣抵年限,以達到刺激內需市場及振興產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