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老行庫分析,這波疫情嚴重打擊全球供需兩端,尚無經濟體受惠。產業部分,若疫情時間拉長,全球電子業及汽車業可能面臨斷鏈危機。
華南銀行主管指出,與防疫直接相關的口罩、紅外線溫度計與消毒用品等供不應求,線上遊戲、電商銷售等則因宅經濟發威而逆勢成長。相對的,目前觀光旅遊、交通運輸、飯店餐飲、百貨零售及休閒娛樂業等產業受肺炎疫情影響較大。
彰化銀行分析,本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最終影響,將取決於大陸對疫情能否在短時間內獲得控制。若疫情可在第一季獲得控制,則影響的產業將集中在零售、餐飲、航空及觀光旅遊等民生消費產業。
若疫情持續到第二季之後,由於大陸無論從需求端或供應鏈位置都扮演重要角色,大陸經濟下滑所造成全球需求急凍,將對整體經濟造成巨大傷害,台灣部分產業以大陸為主要市場,或者零組件依賴大陸供應,包括石化、紡織、鋼鐵、水泥、工具機、汽車零組件、電腦及零組件等產業將遭受大幅衝擊。
另外,對於產能及市場較為分散的半導體及面板產業,所受衝擊程度相對較輕微;我國半導體IC製造的產能以台灣本地為主,產能占比達91%;面板廠因生產面影響不大,反而可望因大陸供給減少而有轉單效應,因此疫情的蔓延範圍以及時間長短將是影響需求的重要觀察重點。
至於生技醫療產業,因為受惠於世界各國防堵疫情擴散及相關疾病的治療照護所需,有機會推升我國相關產品的出貨力道。
臺灣企銀分析,在產業方面,以餐飲觀光旅遊業、航空運輸業、電子零組件業、汽車零件製造業、石化業、機械設備業等受到的衝擊最大。尤其在觀光旅遊的消費方面,世界各國為防堵疫情,紛紛發布旅遊禁令等措施,加上受疫情發展的擔憂與恐懼,航空運輸業受到重大衝擊。在內需市場方面,大型活動與會展紛紛取消,國人聚餐意願下降等都會影響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