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326陳昱光/台北報導

反向ETF突圍 避險超前部署

具多頭避險、空頭增益特性,今年來報酬率十分亮眼

image
台灣50單日反向1倍ETF
今年來各類資產與反向ETF報酬表現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導致市場擔憂流通性風險升溫,黃金、債券同步走跌,傳統避險資產一度失靈,但反向ETF表現逆勢突圍,今年來報酬前10高的ETF就包辦7檔,投資專家建議,目前國際股市驚魂未定,反向ETF具多頭避險、空頭增益特性,可納入投資組合中「超前部署」。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出席「反向ETF交易與配置策略」高峰論壇時指出,國際市場從2006年開始推出槓桿、反向產品,包括在日本、韓國都發展相當成功,台灣反向型ETF也受到國際矚目,扮演多頭避險角色,且與放空期貨相比,更具有簡化交易模式、不必計算避險比例,以及降低資金成本等優勢,陸續成為機構法人持有避險部位的選擇。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股災,國際股市重挫,促使各國央行陸續降息,祭出紓困方案,此波市場急跌走勢為歷年罕見。因此,投資人以往偏重持有股票等多頭資產的習慣也要與時俱進,期望藉由持續推廣反向ETF多元避險商品,協助投資人進一步了解「多頭避險、空頭增益」的交易策略,達成超前部署作用。

行情出現波段跌幅

可改變投資策略

 觀察台灣投資人ETF交易習性,劉宗聖指出,台股3月以來出現「墜崖式」急跌,一般投資大眾反而搶進槓桿型ETF,但事實上當行情並未走出明顯趨勢前,貿然買進槓桿型ETF可能會導致損失擴大,建議在行情出現波段跌幅時,可以改變投資策略,透過反向ETF進行對沖及空頭避險,甚至達到增益效果。

 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表示,透過不同資產的相關性配置作為組合,正向產品也可以達到避險效果。他舉例,若把美國公債、黃金、美元指數、日圓指數四項各占投組的25%,在台股此波回檔23.37%時,同期報酬率為5.67%,且長期而言,回測2005年到2020年的投資報酬率達103%,顯示不因其避險特性而失去資產成長機會,也是可參考的避險策略之一。

複利效果帶動

反向ETF創超額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統計今年來報酬前10大ETF,共有7檔皆是反向型ETF,且在複利效果帶動下,相較指數跌幅表現,反向型ETF更是創造出不少的超額報酬,以台灣50反一(00632R)來看,指數下跌23%,ETF報酬則達到27%。

 針對反向ETF應用策略,元大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副總陳思蓓提出「往上布局」、「往下布局」,以及「區間操作」三種投資方向,往上投資根據評價判斷指數已到相對高的位置,在指數回檔時獲利出場,但因台股走勢大多呈現緩漲急跌,等待期相對較長,較適合大型法人操作。

 第二,當股市確認下跌時,選擇反彈過程中陸續布局反向ETF,優點是能夠參與後續可能發生的第二波、第三波下跌,缺點為沒辦法避開第一波大跌。

 區間操作則是當指數上漲到相對高檔時投入反向ETF,並可以搭配槓桿型產品積極操作,陳思蓓說,投資人存股目的大多是為了領息,面臨股價大幅回檔,不甘心忍痛出場,就可以用反向ETF保護資本,股票留著還是能夠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