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311陳碧芬/台北報導

中華徵信所盤點 逾300家上市櫃 短期償債能力堪憂

 中華徵信所最新盤點1,532家上市櫃企業去年第三季財報,發現有869家企業的流動比低於200%,占比約56.69%,其中又有134家企業的流動比率低於100%;從現金部位來看,有14家企業少於1千萬元;以速動比來看,也有480家的速動比率低於100%,扣除有產業特性的建設公司,約有300餘家企業的即時償債能力堪憂。

 中華徵信所強調,一旦企業發生現金部位少、流動比和速動比又雙雙低於100%的情況,最怕就是疫情時間拉長,影響到製造業產銷及服務業市場行情,企業的資金脆弱性就需格外注意。

 中華徵信所編輯輯劉任指出,中華徵信所是站在企業徵信的角度,關注上市櫃企業的資金流動性,特別是在突如其來的景氣變動下,財務結構不佳及償債能力不足的企業容易成為地雷股,不得不防。

 企業的現金部位、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是中華徵信所此次關注的財務黑洞三大項目,都是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目前被檢視的1,532家上市櫃企業中,有966家企業手中的現金部位低於10億元,其中又有158家企業的現金部位低於1億元,該所研究團隊指出,如果疫情未能很快控制或平息,時間拖長後,手中現金部位少的上市櫃公司難免令人擔心是否會發生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至於流動比是觀察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中華徵信所分析,整體上市櫃企業家數有56.69%的流動比低於200%,其中又有134家企業的流動比率低於100%,短期償債能力薄弱的現象已然浮現。

 速動比率是評估企業的償還流動負債能力,該所統計,整體上市櫃企業中,有480家企業的速動比低於100%,扣除其中數十家建設公司有業態關係,速動比常態偏低,仍然有多達300餘家企業的即時償債能力堪憂,意指不容易提撥流動資產立即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