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214

美國啟動新一波貿易政策之風險評估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日前公布,縮減「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的名單。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新加坡、香港等25個經濟體都被排除在外。緊接著美國還將修改貿易救濟法,降低未來美國啟動反補貼調查的門檻,以瞭解相關國是否藉由不公平的補貼政策,而損害美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和權益。

 USTR此舉,其實是在執行貫徹美國總統川普從2017年上任以來,一再強調的重建國際貿易新秩序,讓美國能夠再度偉大起來的基本政策。

 而從2018年掀起的中美貿易戰,就是川普希望透過提高進口關稅等貿易制裁手段,以逼迫中國讓步,緩解中美貿易逆差日趨嚴重的態勢。

 除了劍指中國之外,川普過去也曾多次對中國和印度等經濟體,享有「開發中國家」的特殊待遇地位表達不滿。今年元月更在出席瑞士「達沃斯論壇」時,公開點名中國和印度均屬高收入國家,但WTO卻將他們列為「開發中國家」,認為這對美國並不公平。

 談到WTO之所以將參加成員區分為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並分別給予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不同程度的優惠條款,其實是源於當年這些已開發國家,主導要將規範和促進國際貿易與發展的遊戲規則,從原先的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轉型為WTO(世界貿易組織),欲擴大吸納當時的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也願意加入,因而特別量身打造,給予這些級別的經濟體可以享有一定程度的貿易保護和補貼措施的特殊優惠條款。

 平情而論,當年以美國為首的這些已開發國家集團,之所以願意提供這些優惠條款,主要是著眼於打開各國基於保護本國產業所設置的關稅堡壘,而以落實全球自由貿易之名,讓這些已開發國家的貨品得以長驅直入尚未開放的市場。從而,所謂的優惠條款,講白了即是給予這些待開發市場同意加入WTO的胡蘿蔔。

 然而,這個經過八回合談判才於1995年成立,旨在確保進出口貿易順利流通,減少經商之不確定性的WTO,當初所提供的優惠條款及適用對象,經過這20多年來,當初被視為是開發中國家或低度開發國家的某些會員國,不少已經進化為具有更大國際貿易競爭力,或其經濟量體已非當年吳下阿蒙,如中國和印度即是顯例。從而也就引發川普的不滿,認為WTO在1998年所設立的相關指引已經不合時宜,尤其針對中國、印度等大型經濟體,卻仍能享有在WTO體制下的特殊待遇感到不滿。

 儘管美國認為繼續給予中、印等新興經濟體特殊優惠已經不合時宜,但是可視為是WTO現行體制之既得利益者的這些新興經濟體,自然阻撓WTO取消所給予的優專。這也導致川普倡言美國將因而退出WTO;同時施壓包括韓國、新加坡和巴西,同意在未來的貿易談判中放棄利用「開發中國家」的權利。而台灣也在2018年9月表態不再是「開發中國家」,從而在美國所發佈的25個排除名單中,台灣也才得以未列入其中。

 在美國跳過WTO片面宣告排除包括歐亞非與南美洲共25個國家為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之後,南華早報乃指出這不只是20年來美國首度改變對「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政策,並可能導致未來美國對全球的一些較大的出口國,實施更嚴格的懲罰措施。除了可能首當其衝的中國和印度之外,甚至包括已經同意放棄利用「開發中國家」權利的韓國、新加坡,以及香港、泰國、越南等也都一併上榜。

 檢視美國貿易代表署為貫徹川普政策所採行綿密的施壓和主動除名等策略,也就難怪不久前在巴黎舉行的科法斯國家風險會議上,科法斯的首席經濟學家就明言,2020年全球企業主要面臨的威脅來自於政治與環境風險,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將是一個全球性的持續趨勢,提醒企業必須加以適應。

 沒有錯,2020年才進入2月,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帶來地緣政治風險及環境風險的升高,而美國撤銷25個經濟體的特殊待遇,則更是全球政治風險的顯例。以現階段來看,台灣僥倖沒有列入美國所掀起的風險。

 但是台灣是否就能因而避開這一波風險,甚至從中取得同屬四小龍卻告入榜的港、星、韓於一旦遭到美國懲罰時的外溢轉單好處?後續固然有待觀察,但同時也應評估被美國放一馬的政治代價和後續效應。如何拿捏管控,在在考驗當國者的視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