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也罩不住了?大立光元月營收拉警報,僅勉強守住40億元關卡,展望2月也不樂觀。大立光表示,受到客戶尚未復工及工作天數減少等因素的影響,2月拉貨動能將較1月下滑,看來大陸武漢肺炎疫情延燒,連台灣股王也難免遭到池魚之殃。
大立光元月營收公布,單月營收41.1億元,雖守住歷年同期新高水準,且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6億元也成長了22.34%,但因受春節假期較長影響,月減幅卻超出市場預期,較上月的50.99億元,衰退19.4%。不過元月的產品組合和之前差距不大,其中20M(百萬畫素)以上產品營收佔比為20%到30%,10M以上產品佔50%到60%,8M產品佔營收比重10%到20%,其他產品約佔10%到20%。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且狀況在農曆年後似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除武漢所在地的湖北成了重災區,其他重要城市包括鄭州也相繼宣布進入封閉性管理。受到客戶尚未復工再加上工作天數減少,連大立光也感受到2月拉貨動能恐怕不若元月。
至於2月拉貨動能可能會減少多少?大立光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不提供預測數值。法人則指出,目前情況仍未明,必須要等2月10日過後,視全面復工的狀況如何,才能進一步判定。
大立光不只是元月營收落難,2月也可能蒙塵。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也趕來踹一腳,出具報告推估大立光首季營收季減幅將擴大至45%~50%,劣於市場預估的25%~30%,另受到產能利用率下滑與大立光降價搶單影響,毛利率也會跟進下修至58%~62%,低於市場預估的62%~65%。
不過,業界人士表示,客戶復工率和大陸智慧型手機需求下滑的影響有多寡,市場認為「在2月10日復工日前,誰也抓不準」,至於大立光削價搶單一事更是不可能,「因為鏡頭相較於整支手機的價格算很低,客戶不太可能因為些微的價差,決定改用其他廠商,重要的還是良率和規格,如果做不好,就算免費送人,也沒人要。」顯示大立光進行削價搶單、拖累毛利率的可能性並不高。(相關新聞見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