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印度裔企業家近年在美國各領域表現出眾,包括甫被《金融時報》選為2019年度人物的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剛接下谷歌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職務的皮查、即將出任IBM第10位執行長的克里希納,還有以包頭巾造型聞名的萬事達卡執行長彭安杰,皆是其中佼佼者。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至今短短五年內,微軟股價足足漲了三倍以上,但他身為執行長的最大成就不單是財務面的業績成長,而是徹底改變微軟企業文化。也因為成功改造微軟,被《金融時報》選為2019年度人物。
今年52歲的納德拉在印度出生,是近年在矽谷竄起的印度裔企業領導人之一。他在大學畢業後移民美國攻讀電腦科學碩士,隨後又在芝加哥大學取得商管碩士。當年初入社會的他先在昇陽(Sun)擔任軟體工程師,因緣際會在1992年加入微軟。
納德拉升任微軟執行長之前,便長期領導微軟雲端團隊,因此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微軟企業文化與雲端趨勢之間的衝突。長久以來微軟所處的企業軟體市場相當單純,因為企業用戶大多從微軟、甲骨文、IBM當中選定一家供應商,由單一供應商提供所有軟體服務。
但在雲端時代來臨後客戶需求也開始改變,越來越多企業傾向針對自身需求,挑選不同廠商的雲端服務交互搭配使用。這使得過去和對手劃清界線、絕不輕易合作的微軟難以適應。經過納德拉一番改革後,微軟內部終於放下傳統觀念,同意微軟在必要時也該與同業合作,只要顧客滿意一切都值得。
2015年納德拉主動出席對手Salesforce主辦的使用者大會Dreamforce,親自展現微軟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文化轉變。他在當時便表示:「身為軟體平台供應商,我們有責任廣泛合作,才能真正為顧客解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