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TPCA(台灣電路板協會)以兩個標準、三個藍圖,呼應台灣電路板產業白皮書的目標願景。
兩大標準為PCBECI設備通訊協定標準、PCB設備安全標準。三大藍圖為新版技術藍圖、智慧製造藍圖、PCB循環經濟藍圖。其中智慧製造,引半導體產業為師,2019年9月於SEMI發布全球首部PCB設備通訊協定標準,為PCB智慧製造畫下基礎。市場看好智慧製造風潮帶動,以及高階製程的設備需求,PCB設備業者2020年有望回復成長動能。
2019年受貿易戰影響,客戶擴廠需求放緩、拉貨動能減緩,PCB設備商營運普遍較為低迷,包括光學檢測設備廠牧德(3563)、志聖工業(2467)、大量科技(3167)等,下半年幾乎呈衰退。除鎖定5G通訊、中高階產品外,投資半導體設備也是目標之一。業者表示,景氣低迷、人工招募不易,客戶在兼顧產能和節省成本,便從汰換舊設備著手,加上工業4.0、智慧製造、環保意識等出現,仍保有一定的獲利基礎,此外2020年因5G通訊、消費性新品出現,需求比2019年樂觀不少,展望2020年營運回溫可期。
TPCA表示,PCB生產與設備缺乏統一的通訊格式,一直是產業智慧化所面臨的瓶頸,隨著PCBECI設備協定標準正式發布,智慧製造已100%成為PCB產業共同的目標,智慧╳安全更是未來投資新廠的必要條件,預估此波智慧趨勢可望推進PCB設備廠商智慧升級與帶動軟硬體採購商機。
過去85%的PCB業者都處於單機自動化狀態,其中大型板廠的設備生產資料大多已聯網,但各站別之間仍是孤島狀態,中小型板廠則是有意願投入智慧製造,卻不知從何做起,或擔心費用太高而卻步,因此TPCA希望藉PCBECI設備通訊協定的啟動,幫助台灣PCB業者更容易進入智慧製造。
據了解,過去PCB生產上是以人工來設定排程與換線,設備稼動率偏低,而且生產資料皆靠人工抄寫,異常狀況分析困難,也不能確保問題檢測的正確性,而以設備面來看,機台異常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只能等產品檢測回來才能知道問題,導致停線時間過長,連帶造成成本浪費與產能下降。
此外電路板製程複雜且設備聯網規格不同,各站別生產及機台的資料無法整合,單點設備資料分析無法顯現其價值。導入可連網之生產設備後,未來生產資料可即時記錄並監控,隨時注意生產狀態及自動換線提醒,並針對設備異常提前診斷、預警,確保產能維持高稼動率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