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將開放民間應用「數據金礦」,業界樂觀其成,並認為應推動個資法修法、思考「百萬人基因資料庫」的「再保機制」,健保也應改以「醫療效益」為給付依據,更呼籲應先設置「監理沙盒」小範圍模擬實作,以求週延。
民眾病史具高度隱私,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曾惠瑾建議,應朝兩方向修個資法,一,參考歐盟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將科學研究納入個資可二次運用範圍。二,參考美國HIPAA(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設置專家決定機制及安全港機制,納入醫療、統計等專家判別「需要去識別化」的個資。
勤業眾信醫療照護產業負責人溫紹群提醒,若去識別化太徹底,恐使數據失去價值,也須考慮間接識別的風險。現行中小型醫療診所考量成本會將檢測業務外包,數據因此會透過雲端傳遞,這類醫檢所的資安等級應比照大醫院。
在風險管理機制上,除考慮投保保險,溫紹群建議應建構資料庫的「再保機制」,為消費者權益上最後一道防線;同時,作業標準化、資料格式化,有利資料整合供業界流通使用。溫紹群認為,考量精準醫療涉及諸多隱私、民眾權益、技術、資安等領域,建議衛福部應該以「監理沙盒」的方式,在小範圍進行模擬實作,測試各種情況,再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