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股加權指數全年上漲2,269.73點,漲幅23.33%,寫下近10年最佳紀錄。這個亮麗的漲幅,表現在全球主要股市排行中,卻只居第七名;前六名的漲幅分別是:費城半導體指數(59.66%)、俄羅斯RTS指數(45.28%)、那斯達克指數(34.82%)、S&P500指數(28.50%)、法國CAC指數(26.46%)、德國DAX指數(25.48%);第8到第10名分別是道瓊指數(22.01%)、上海A股指數(21.98%)、日本日經225指數(18.20%),至於印度BES30指數(15.22%)、英國金融時報指數(12.77%)則分別屈居第11、12名。看了這樣的亮麗表現,讓人難免有「高處不勝寒」或「居高思危」的顧慮,究竟實體經濟的前景是否也一樣亮麗呢?
在實體經濟景氣轉好之前,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常在50以上,低於50通常景氣轉差,因此一般分析常以PMI是否高於50為景氣榮枯分界線。根據IHS Markit元月2日公布之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8,超過11月份的49.8,且高於50,顯示年底景氣回升。雖然景氣改善幅度僅算輕微,但這已是自2018年9月以後製造業首次出現的景氣回升,採購活動亦出現擴張,結束了持續14個月的收縮狀態,許多廠商因新增訂單使業務量上升而增加對投入品的採購。
同日,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1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較11月繼續上升 1.3 個百分點至 56.2%,不僅是連3月呈現擴張,並創2018年6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而全體製造業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躍升8.4個百分點至57.4%,中斷連續7個月緊縮,也創2018年7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中華經濟研究院與IHS Markit對台灣製造業景氣的數據雖然不盡相同,但兩組數據都指出台灣景氣回升,顯示台灣不只是股市回升,也有實體經濟做支撐。然而,2019年股市漲幅高達23.33%,高居全球主要股市第七名,是否overshooting,則見仁見智。
相對之下,IHS Markit公布之12月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顯示,儘管英國脫歐與美中貿易緊張的局勢均已趨緩,在新訂單下滑接近7年來最快速度,以及就業情況惡化趨勢下,12 月製造業表現依舊未見起色。12月歐元區製造業PMI終值為46.3,低於前值且連續 11 個月落在50景氣分水線下。其中,第四季平均PMI為46.4,創7年新低。在接受調查的八個國家中,有七個國家12月的PMI數據較上月表現差。
值得注意的是,歐元區製造業的衰退情況已逐漸蔓延至就業表現,12月歐元區失業率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以國家別來看,德國裁員情況最嚴重,希臘就業則呈穩定增長,至於法國則是本月唯一未出現就業萎縮的國家。因此,儘管2019年德國股市漲幅居全球股市第六名,實體經濟表現卻背道而馳,德國股市可能只是海市蜃樓。
在美國方面,IHS Markit的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12月終值為52.4,與前期(11月)相比降低0.2,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4,但美國其他實體經濟數據仍然十分強勁,一般預期將在本月10日公布之美國12月失業率將維持在50年的最低點3.5%;最新的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達 26.6萬人,遠勝市場預期的18.7萬人。然而,費城半導體指數去年漲幅達高59.66%、那斯達克指數與S&P 500指數漲幅也分別達34.82%及28.50%,仍讓人有泡沫化的擔憂。
至於中國大陸,元月2日公布之中國12月財新製造業PMI 指數為51.5,預期51.6,前值51.8,結束連續五個月的回升,這個走勢與中國統計局所公布的製造業PMI 有所差異:中國統計局公布之12月製造業 PMI為50.2,與前期相同。以財新 PMI 各分項指數來看,12 月份新訂單指數跌至3個月最低,新出口訂單指數也略為下滑,中國製造業普遍預期未來 12 個月產量將繼續上升,但業界樂觀程度仍低於歷史平均。若考慮到未來經濟成長動能減緩,中美貿易摩擦仍有變數,因此上海A股指數去年走勢,漲幅21.98%,居全球主要股市第9名,可能過於樂觀,投資人宜謹慎因應。
在日本、韓國方面,IHS Markit於12月16日公布由日本Jibun Bank所統計的12月日本製造業PMI初值為48.8,11月終值為48.9,均在景氣榮枯分界線50以下,顯示日本製造業景氣尚未恢復,但日經225指數去年上漲18.20%,居全球主要股市的第十名,是否過於樂觀,值得注意。南韓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高於11月的49.4,重新站回榮枯分界線50以上,並創下2019年4月(50.2)之後的新高;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從11月的49.9跳升為51.3,創下2018年6月來新高,受惠於對中國、日本和越南的出口增加。
總而言之,在國際熱錢氾濫的情勢下,全球各主要股市普遍都有發燒行情,我們用去年12月PMI來做實體經濟匹配的簡單觀察,發現有些市場可能過熱,甚至有泡沫化的可能性。立足台灣、縱橫國際的全球市場投資人,當對此現象格外謹慎,才能趨吉避凶,避開市場過熱下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