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223文/林昱均

財政部促參司長 王秀時牽成BOT 要搭產官雙贏橋樑

image
王秀時小檔案

 「促參宗旨在提升公共服務品質,並保持民間業者的彈性,政府、企業才能雙贏。」財政部促參司長王秀時認為,只要政府、企業對促參法跟契約有更多了解,就能創造「雙贏」。

 2008年上映的國片海角七號,演員馬如龍說:「飯店也BOT,山也要BOT,現在連海也要BOT!」王秀時認為,多年以來民眾對所有PPP(公共私營合作制)觀念只剩下BOT的「負面」印象。

建BOT準則 扭轉負面形象

 不只民眾負面印象深刻,王秀時坦言,政府機關也有相同情況,當時促參司剛起步、到各政府機關去宣導,以利釋出案源,每個承辦人員「怕得像看見鬼」,因為政府端保守居多,多數官員都怕被扣上「圖利廠商」的污名,每一步都只想按照《政府採購法》的規章辦事。

 但事實上,一個成功促參案必須具備三大關鍵:良好的通案規範、民間最大參與和政府最大的謹慎。王秀時指出,在規範上,促參案並不是《政府採購法》,不能以自償率或是最低標去評估,而是要讓民間企業有獲利空間的最有利標,才會吸引業者參與,政府該做的就是完備法規、確保可行性評估與公聽會程序。

 我國自2000年設立促參法,每三年小修、五年大改,其目的都是為了因應市場趨勢。王秀時認為「不能讓法規卡住民間動能。」從第一任促參司長曾國基開始,促參司編制20多人做的就是促參法修正,並備妥參考手冊,像近期招商的全台首宗BOT長照案-基隆市長照福利服務園區,促參司就準備了八種作業指引、十種範本給主辦的基隆市政府。

 另外,王秀時也制訂各類招商文件、契約的參考範本如OT、ROT、BOT、BOO等,再依建設類型如下水道、國道休息站、旅客服務中心等另外設計,每一種都多達200多頁,為的就是建立SOP程序,讓承辦官員有基準可遵循,中央、地方政府才能接地氣,引進更多民間活水。

政府放手 別怕企業賺大錢

 促參BOT案最成功的案例莫過於國道休息站,全台目前15個休息站皆由民間企業標下,如新竹縣關西站、西湖站、台中市清水站與南投站為新東陽、雲林縣西螺站則為南仁湖企業標得。

 王秀時認為,20年前國道休息站只是上廁所的地方,且因政府能力有限、廁所品質也參差不齊,但現在民間企業進駐後,除了休息如廁、停車外,還有咖啡店、關東煮並結合當地特產,例如關西休息站的新竹貢丸、三義休息站的木雕等,每個休息站都有其特色。

 如今不只國道休息站品質提升,民間獲利也相當可觀,2018年全台休息站以清水營收7.6億元居冠、西螺4.1億元居次,第三為關西3.8億元。王秀時認為,只要政府願意放手、不要怕企業獲利,PPP自然有良好的合作成果,她引用海角七號台詞並反問:「山要BOT,海也要BOT,有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