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215馮建棨/台北報導

11月外銷訂單恐續黑 12月拚翻紅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11月外銷訂單,推估金額落在460億至470億美元間,年減1.4%至3.5%,由於2018年11月是歷年同期次高紀錄,比較基期較高,因此11月訂單成長率難由黑翻紅,出現連13個月負成長機會大,待12月才可望由負轉正。

 經濟部說,受到全球貿易成長放緩,中美貿易紛爭不確定因素未除,市場多呈觀望氣氛,加上原物料價格低檔盤旋,塑化產品及鋼品價格走跌,約制外銷接單成長動能,惟歐美年終消費旺季備貨需求,加上人工智慧、5G基礎建設、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商機升溫,在我國半導體業者先進製程具競爭優勢下,有助外銷接單回穩。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1月接單看法,預期接單將較10月增加之廠商家數占16.3%,持平者占58.6%,而減少者占25%,按家數計算動向指數為45.6;按接單金額計算動向指數則為47.4,預期11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10月減少,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46.6、46.9及31.2。

 回顧10月外銷訂單,10月外銷訂單統計,金額為472.8億美元,創下歷年10月次高記錄,與去年同期較則是年減3.5%,是連續12個月負成長。

 統計處表示,由於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受惠手機、穿戴裝置等新品上市,訂單表現較佳,不過國際原材物料價格處於低檔,傳統貨品接單表現疲弱,加上去年同月創下歷年10月最高紀錄,因此呈現年減。11月預估要由黑翻紅困難,12月才有望止跌回穩。

 統計處認為,全年外銷訂單表現,因今年只剩最後一個月,雖然預計12月有機會因為比較基期較低而有轉正的機會,後續應該會逐季轉好,若是行動裝置新品熱銷及穿戴式裝置帶動訂單,保守推估全年外銷訂單年減4%至6%之間,實際情況還要觀察全球經貿情勢不確定因素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