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215

我們在同一條船上,命運休戚與共 ─論當前政經情勢

 2000年我國首次政黨輪替,兩岸問題、工時問題、核四問題爭執不休,使得社會日趨動盪,經濟部長林信義於12月15日發表《我們在同一條船上,命運休戚與共》約5,000字的文章,呼籲國人放下成見以因應全球經濟時代的來臨。

 他說:「又到歲末年終的時候了,不禁讓我想起過去在民間企業服務的時候,許多企業此刻大多正在為業績作最後的衝刺,大家都把公司看作是一條船,船上的人是命運共同體。」

 「若是一葉扁舟載浮載沉地漂流在茫茫大海,可以想見船上的每個人都會不分彼此、緊密相依。而若是一艘大船,就算是豪華如鐵達尼號,當遇到海難時,船上的人再爭執誰該住頭等艙,或是抱怨船上伙食難以下嚥,相信會令人哭笑不得。…台灣的經濟情勢受到國內外種種因素影響,正如一艘船航行在風雨交會的汪洋大海,面臨著嚴苛的挑戰」

 今天是2019年12月15日,距離林部長發表這篇文章整整19年,遺憾的是,他當年的呼籲並沒有讓政治人物清醒,19年來台灣繼續被困在兩岸問題、核四存廢及勞資爭議上,以致台灣經濟每況愈下,不論馬英九執政時期,或者是蔡英文執政的今天,我們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永遠是倒退16年,這是過去不曾出現的,孰令致之?這當然是政治人物為一己之私製造事端,擴大社會分裂,以致如今台灣經濟疲弱如斯。

 我們講台灣經濟疲弱,可能執政當局會有不同意見,他們最近總是口不離投資大爆發、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但老實講台灣經濟怎不疲弱呢?看看國發會發布的景氣報告,國內景氣已逾八年沒亮過代表熱絡的紅燈、黃紅燈了,蔡總統執政四年依舊沒有扭轉這個局面,最近一年甚至連代表景氣穩健的綠燈都亮不出來,所亮的盡是代表低迷的藍燈、黃藍燈,面對這樣的訊號還說國內景氣很好,那實在是自欺欺人罷了。

 蔡政府上任之初仍信心滿滿的表示在未來這一波景氣復甦中可以看到代表熱絡的紅燈,如今遑論紅燈,連綠燈都亮不出來,這說明我們的經濟困境依然未解,而這個困境未解,除了有國際的因素,更有內在的因素,所謂內在因素即是台灣社會凝聚力、向心力漸失,而難以吸引投資,而之所以如此,這正是政治人物長期搧風點火所致。

 我們說難以吸引投資,執政當局一定又會拿台商回台7,000億元告訴我們投資情勢已改變,投資正在大爆發,但我們只要看一下投資率這項數字,20年來已由27%降至21%,今年再怎麼投資大爆發,依主計總處估計也只有22%。何以投資遠不如昔日?自然是業者觀望卻步,何以觀望卻步?必是這些年政治不安定使然,而政治不安定是誰造成的?朝野政治人物都難辭其咎。

 今天台灣的處境正如昔日林部長所言,台灣面對全球經濟巨變的此刻,已無分裂的本錢,該做的是凝聚社會共識,而不是為選舉而撕裂社會和諧。然而,這些年我們看到的是政治人物為勝選不惜代價,不斷的對立衝突,昔日民進黨在野時,杯葛兩岸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還以一中三部曲恣意指控而引發一波波的抗爭風潮,社會幾無寧日。執政之後,面對外界對再生能源的建言又不知理性溝通,反而態度傲慢,恣意嘲諷挑釁,而面對外界對景氣的質疑、對台商回台統計的提問,則千篇一律以「投資大爆發」、「四小龍之首」回應,這種反應、這種態度,如何帶來和諧?如今總統大選在即,各部會新聞稿紛至沓來,用詞愈見輕浮挑釁,早已不知行政中立為何物,如此社會怎能不分裂?

 距離大選已不到一個月,如今所見者是血脈賁張的指控,充滿殺氣的回應,儘管這是選舉的激化與攻防,不得不然,然而也不應逾越尺度胡亂指控,恣意漫罵,從而引發嚴重的社會對立與衝突,須知,選舉勝敗事小,社會被撕裂事大,台灣十九年來經濟之所以每況愈下,實質經常性薪資之所以持續倒退皆由此所致,若每次選舉都帶來這樣的撕裂,這豈是民主政治的本意?

 19年前的今天,林部長發表「我們在同一條船上」,這篇文章如今讀來仍如暮鼓晨鐘,發人省思,而此刻又逢總統大選,愈是接近選舉日,在政治人物搧風點火下必然愈加不理性,我們希望所有參選人都要有「我們在同一條船上」的體認,不要為求勝選而製造更深的對立,至於文官體系,也請執政當局高抬貴手,讓他們維持行政中立,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文官體制一旦崩壞,台灣這艘船隨時可能會像鐵達尼號而出現撞冰山、沉船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