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低利率效應,促使資金大量轉進基礎建設相關資產,全球基礎建設基金平均規模從三年前不到7億美元,四倍速增長到今年第一季的33億美元。投信法人看好,與通膨掛勾的基建產業,營收獲利水漲船高,長期表現將優於多數股票、債券。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無論景氣向上成長或經濟、股市出現波動,基建基金都能展現投資價值。因為在景氣增長期間,通常伴隨通膨增溫,而基建產業多屬民生必須品,營運表現也會跟著通膨而走高。在經濟、股市波動的時候,基建產業提供高股息吸引力,成為資金避風港。
展望後市,IMF預估,未來五年,全球先進國家的GDP成長率,將從過去15年的平均1.8%微減到1.7%;整體通膨水準則會從1.75%,提升到1.9%。通膨率上揚,將嘉惠與之掛勾的基建產業,營收獲利可望水漲船高。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公用事業類股具備內需導向及景氣防禦的特性,建議不妨趁機留意公用事業類股逢回布局機會,積極者納入黃金產業型基金。
瀚亞印度政府基礎建設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印度基礎建設有很多發展空間,印度政府規劃7千億美元預算於近五年的基礎建設費用,以創造就業機會和維持經濟成長預估,包括道路升級與增設鐵路設施、機場等。
景順印度團隊固定收益總監Sujoy Das表示,印度在2019及2020財政年度成長率預測為7.4%,尤其在基礎建設支出龐大,包括道路、鐵路和國內消費帶動成長下,中長期GDP朝正向發展,穩定的總經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流入,並支撐印度債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