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210魏喬怡/台北報導

獲利俏 醫療基金長抱有甜頭

image
生技醫療基金表現

 受惠於2019年醫療保健產業業績成長幅度亮眼,剛性需求大增,帶動今年以來醫療設備及服務類股表現佳。法人指出,統計至12月2日,MSCI醫療保健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8.1%,次產業的MSCI醫療設備及服務指數漲幅更大,達到22.7%,漲勢主要貢獻來自於獲利面正向的醫療設備類股。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今年醫療保健產業營收成長率預估年增幅可高達13.4%,受惠需求強烈,預期明年產業營收可望再維持正向,目前年成長率估達6.4%。

 獲利成長方面,今年獲利成長預估幅度約達8.3%,較S&P500指數整體預估幅度0.1%來得出色,而2020年產業獲利成長幅度估將進一步提升至9%,顯見明年醫療保健產業景氣不俗。

 觀察投信發行的醫療保健基金,根據SITCA組別的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資料,篩選醫療保健生技類基金,並以近兩年累積報酬率排序,前五名包含凱基、群益、景順、保德信及野村等五家投信所發行的醫療保健及生技基金,凱基投信指出,切入兩年績效觀察,代表投資人長期持有的報酬表現可圈可點,建議逢低介入。

 黃廷偉表示,美國明年即將舉行總統大選,在這次大選中尤其重要的為美國醫療保健政策,從近期民主黨黨內初選競爭激烈的態勢來看,加上美國民調顯示,75%投資者認為民主黨若勝選,將不利於醫療保健類股表現,因此,近期的民主黨黨內初選結果,將牽動美國醫療保健類股後市表現。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醫療產業因為AI人工智慧等技術導入,服務範疇持續擴大,延伸出個人化醫療、預防性醫療、營養與健康飲食、個人醫學照護等,去年整體市場規模已達4.2兆美元,預期今年商機潛力將進一步擴增。

 儘管貿易戰紛擾不斷,卻不影響醫療產業的發展。近兩年,包括:羅氏、嬌生等多家傳統製藥或生技公司,不斷透過併購活動,積極收購相關的新創醫療科技公司,藉此趕上這一波醫療革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