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接連踩雷,但金融業2019年預估獲利仍可望創新高。金管會主委顧立雄9日參加公股事業推動團體協約及員工持股信託見證儀式時指出,香港、新加坡國銀聯貸案出現問題並不算「連續踩雷」,今年金融業獲利仍有望創新高、達6千億元。
香港上海國儲4億美元案聯貸案上周爆出即將出現逾放,有11家國銀參貸,曝險部位達新台幣51億元,9日又傳出新加坡商MMI的5.8億美元聯貸案,9月底按季攤還本金已違約未付,年底合約期滿確定無法清償,總共牽涉13家國銀與1家財務公司,累計未清償餘額約新台幣60億元。
顧立雄表示,香港、新加坡兩案的狀況不一樣。香港上海國儲的部分,律師團已進駐了解實際狀況,主要是上海國儲在收購加拿大油田後,燃氣價格下跌,所以收益不如預期,目前還要了解新成立的SEC公司財務狀況,包括油田價值及整個公司的財務。上海國儲有母公司中國國儲能源集團當保證人的,母公司若有能力,債權還是有一定的確保性。
至於新加坡部分,顧立雄認為,問題不大,因為MMI仍營運正常,只是交付資金一時無法匯出來,但整個聯貸案還是屬於正常狀況,不一定會發生債務違約。
顧立雄指出,大陸國企債務有令人隱憂的地方,資訊不是那麼透明,但大家都有做好相關的風險管理,國銀對大陸曝險從授信的情況來看,有逐月遞減的狀況,相信國銀有留意到相關問題。從授信的狀況來看,這不算是接連踩雷,國銀的金融韌性還是夠的,備抵呆帳也充足,是否會形成呆帳就要看後續的發展。
財長蘇建榮昨日也指出,已提醒公股行庫注意,中美貿易戰連帶將影響大陸金融恐有問題,必須留心中美貿易戰引發海外授信潛在風險。據悉,蘇建榮兩周前召集九大公股行庫董總開會,已提醒全體公股行庫董總,注意中美貿易大戰所引發的經濟下行問題,必須留意與大陸相關的曝險。
不少大型行庫董總私下指出,包括香港、大陸分行、OBU、甚至是新加坡分行,幾個月來的業務承作量都已大幅減少,也是因為中美貿易大戰影響大陸經濟景氣變化,使行庫在拿捏相關曝險時,更為謹慎,不太敢新作案件。
至於境外聯貸案傳出踩雷,公股銀行參貸者也有不少,對此蘇建榮指出,聯貸案是否參貸,公股行庫會自行評估,財政部先前已有提醒公股行庫由於貿易戰影響,連帶大陸相關金融包括授信等,也會有問題,必須開始注意對大陸的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