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豬肉價格飛天情況仍舊嚴峻。大陸國家統計局將於周二(10日)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陸媒調查,機構普遍認為受豬價攀升影響,11月CPI年增率甚至可能飆升至4.7%,創下逾七年來新高,對於大陸官方宏觀調控將是一大挑戰。
財新調查19家分析機構,這些經濟學家均認為,近期官方多種措施「保供應」讓豬肉價格有所下跌,但豬肉相關替代品的價格仍持續上漲,預期11月CPI年增率將出現2012年2月以來的首次升破4%。機構預估區間在4%至4.7%,預測均值為4.3%,高於10月0.5個百分點,增幅依舊相當驚人。
大陸透過擴大進口、養殖戶補貼等方式以穩定豬價。統計局日前稱,11月下旬生豬價格已較11月上旬下降13.5%。大陸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日前也重話表示,要「充分認識生豬生產的極端重要性」,各地都要積極發展畜牧業。
報導稱,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最新報告指出,其對11月CPI的表現最為悲觀,預料大陸11月平均豬價可能仍較10月份再漲5%,並推動11月CPI進一步走高。汪濤表示,受食品價格年增率大幅上漲、非食品價格逐步回穩影響,11月CPI增速將飆升至4.7%,較10月份的3.8%大幅狂飆。
不過汪濤亦稱,和11月CPI同日公布的1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增速將可望出現小幅反彈,主要是11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升至50.2的榮枯線以上,大幅超過市場預期所致。汪濤認為,11月除了因食品價格帶動的通膨壓力遽增,整體經濟活動將有所改善,包括工業生產、社會消費品零售、固定資產投資等都可能有所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