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仍懸而未定之際,美國政府繼續對中國資通訊大廠華為採取兩手策略,雖然允許部分美企再供貨給華為,但最新傳出,美方將加大對華為的出口管制,監管含有美國技術的外企,禁止他們供應產品給華為。
路透29日引述兩名消息人士說法稱,美國政府已經展開跨機構的討論,打算引用兩項原則來擴大權限,出手管控外企供應商品給華為。若美國商務部接受修改當前規定,之後所有採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的非敏感產品,譬如手機晶片、軟體、零組件等,在出售給華為前都會受到美國政府的管控。
所謂的兩項原則為「最低含量計算原則」(De minimis Rule)以及「直接產品原則」(Direct Product Rule),美方透過前者檢查海外產品含有美國技術與零組件的水平是否達禁止出口標準,並擴大引用後者來宣示美國有權監管基於本國技術打造的外國產品。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美國對華為的禁令並不涉及主要的外國供應鏈。對於美國加強圍堵華為的動機,消息人士認為,主要是川普政府中的一些鷹派人士希望能加速對中國與華為造成打擊。
今年5月中旬,華為被美方列入實體清單後,全球相關供應商陷入恐慌,緊急檢查產品是否含有25%水平以上的美國技術,若美國確定加強管控,此一狀況可能重演。
鑑於中美當前正磋商首階段貿易協議,美國對華為採取軟硬並行的兩手策略,一邊延長部分美企、鄉村供應商與華為的業務往來、頒布許可證允許美企供應新產品給華為,但另一邊又緊縮華為出口管制、剝奪鄉村電信商採購華為的補助。
另外,報導也引述白宮官員說法稱,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將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北約峰會上,向盟友呼籲中國帶來的威脅與風險,並繼續主導北約勢力打擊中國5G戰略。官員表示,川普非常重視5G網路,他將在峰會上堅持盟國必須選擇可信任的網路設備供應商,並強調華為設備有被中國法律監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