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中央不斷加碼政策「穩經濟」,大陸下行的經濟似乎出現趨穩跡象。大陸政府11月30日公布的11月製造業PMI數據為50.2,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49.5,更較10月份大幅上升近1個百分點,為自今年4月後,首次重返擴張與收縮的分界線50之上。
新浪財經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30日公布,大陸11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0.2,創今年3月以來新高,優於外界預期的49.5,10月份製造業PMI為49.3。
另外,11月官方非製造業PMI為54.4,同樣是3月以來新高,10月份為52.8。11月綜合PMI為53.7,10月份為52.0。
對於11月PMI表現超乎預期,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在連續6個月低於50臨界點後,11月大陸製造業PMI數據再次回到擴張區間。主要原因為供需兩端均有改善、進出口出現好轉、大中小型企業景氣普遍回升、轉型升級加快推進。
譬如從分項指數來看供需兩端,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2.6和51.3,較10月分別上升1.8和1.7個百分點,均為今年下半年以來的高點,其中新訂單指數更重回50以上擴張區間。
另外,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48.8和49.8,較10月分別上升1.8和2.9個百分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與聖誕節海外訂單增加有關,進口指數回升明顯主要受國內需求拉動。
但趙慶河指出,受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大陸製造業下行壓力依然存在,11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為49.0和47.3,分別比10月下降1.4和0.7個百分點,均連續兩個月回落。反映資金緊張的企業比例為38.2,也高於10月1.5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表示,往前看,大陸外需回升短期內可望持續,內需回升的可持續性則有待觀察。對內需而言,重點應關注接下來發布的11月份貨幣信貸數據,以判斷內需回升的可持續性。
華泰證券宏觀研究認為,大陸11月PMI數據雖有亮點,但價格指數回落,意謂著需求尚難確認復甦,今年底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預計在大陸中央的逆週期政策推出,加上庫存週期回升的情況下,明年首季經濟回穩的機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