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111文/黃台中

台灣會展實力 傲視全亞

去年台灣展覽收入成長率優於亞洲,隨南港展覽館2館啟用,今年規模看增10%

image
 ●勇奪「亞洲最佳場館獎」第一名的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今年啟用,帶動台灣展覽規模穩定成長。圖/貿協提供

 會議展覽產業(MICE),涵蓋會議、獎勵旅遊、大型國際會議及展覽,在無煙囪工業效應帶動下,為旅館、航空、餐飲、公關廣告、旅遊業等周邊產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展覽暨會議公會理事長葉明水表示,在貿易局的支持下,台灣會展產業蓬勃發展,會議與展覽及運輸業者近年來在亞太區的多項大賽中分別奪冠,我國會展產業實力有目共睹,傲視全亞。

 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統計顯示,2018年亞洲地區展覽收入成長4%,台灣展覽收入成長為4.65%,優於亞洲平均成長率。隨著南港展覽館2館的啟用,貿協預估,今年我國展覽規模可增加5~10%。

 在會議方面,2018年我國在全台共舉辦277場國際會議,成長11%。其中被國際會議協會(ICCA)認列的國際會議場次有173場,在亞洲國家排名從第7名躍升到第5名。我國CEM排名在亞洲排名第2,全球排名第3,CMP則在亞洲排名第2,在全球排名第4。

 葉明水指出,我國會展業屢創佳績,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覽會奪下「亞洲最佳專業展覽獎」冠軍;展盟公司主辦的「馬拉松運動博覽會」,揆眾公司主辦的「台北國際夏季旅展」分別奪得「最佳消費展覽獎」二、三名;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摘下「亞洲最佳場館獎」第一名;MEET TAIWAN連獲「最佳會展局獎」及「Stevie Awards」銅獎;威立顧問公司主辦的「2018交通與運輸服務國際大會」獲得「最佳國際會議獎」第一名。外貿協會組長黃薇蓉勇奪亞洲優秀會展青年殊榮,序邦設計公司摘下最佳服務獎項設計裝潢類第2名,奕達運通公司榮獲最佳服務獎項貨物承攬業冠軍。

 葉明水指出,導入會展科技應用提供優質服務,推動綠色永續活動、培訓會展青年人才,是我國會展產業今後發展的重要項目,未來幾年台南、台中及桃園等地區的會展中心將陸續完工,明年WTCA年會與ICCA年會也相繼在台舉辦,台灣會展的前景充滿期待。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