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107文/江偉琳

與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共同發表論文 長庚肝癌質子治療研究 成果豐

 肝癌病患常因肝硬化或手術及治療的關係,使肝臟體積縮小,平均只有正常人的85%。而這些病患多是因為大腫瘤在現狀沒有有效的療法而求診質子治療,因此如何安全的治療大腫瘤不損及小肝臟,一直是放射腫瘤界努力突破的難題。

 長庚醫院針對102位在長庚接受質子治療的肝癌病患進行研究,90位肝硬化指數正常(Child-Pugh score A)、12位肝功能受損(Child-Pugh score B)。結果顯示,肝癌病患肝硬化指數正常,也就是其肝功能正常沒有受損時,只要有30%其體型應有之正常肝臟體積未被質子照射到,就可以安全的給予非常高劑量的消融性質子照射治療,並且具有最小的放射性肝傷害風險。

 當肝癌病患肝功能受損(Child-Pugh score B)時,則需要有40%其體型應有之正常肝臟體積未被質子照射到,也可以安全的給予非常高劑量的消融性質子照射治療,並且具有最小的放射性肝傷害風險。

這項研究為長庚醫院與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先以東方病患(長庚病患)根據其肝功能、體型及未被放射照射到的正常肝臟體積,預測質子治療的安全性,再轉換至因體型差異所造成的正常肝臟體積差異,也就是以同樣的比例套用在平均肝臟體積較大的西方人身上,以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肝癌質子治療的病患做為驗證,也得到相同結論。

長庚醫院質子治療副院長洪志宏表示,過去的研究都是以肝癌病患的肝臟體積作為進行放射治療的參考依據。長庚醫院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正式建立了安全篩檢肝癌病患接受質子治療的治療指南,而且是東、西方病患共同適用的標準,這是這篇論文對於肝癌質子治療的重要貢獻。

 洪志宏指出,這篇論文是由林口長庚醫院與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共同發表,由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謝承恩擔任第一作者,洪志宏及安德森癌症中心克里希南博士(DR. Krishnan)共同指導。藉由此論文促進了台、美頂尖質子中心的國際合作,雙方並持續針對肝癌質子治療做進一步的研究合作,預期很快會有更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