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019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 許家豪

三大因素支撐 債市多頭不變

今年前九個月,金融市場開始廣泛復甦,主要是因為全球主要央行改變政策立場,轉為傾向降息和挹注資金。另一方面,在經濟擴張週期走到尾聲之際,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則是出現放緩跡象。

 自從美國聯準會7月底開始降息以來,各資產類別的走勢非常明顯的不如以往那麼一致。自年中以來,市場人士的風險胃納轉變再度變得顯著,有時是「勇於冒險(risk on)」,有時是「安全至上(risk off)」。

 在債市方面,第三季以來,各類債券資產表現明顯受到各國央行政策方向和匯率走向主導;其中包括:公債、投資級債及高收益債如B、BB等較高評級,相對受到市場資金青睞,新興市場債板塊則是出現較大波動。

 視短期情況而定,有時是較高風險的資產類別表現出色,有時是被視為安全避風港的資產類類別。目前看來,投資人對擴張性經濟政策的期望已不足以撐起所有資產類別。其他因素再度變得重要,例如總體經濟方面的消息和地緣政治風險。

 以債券資產而言,今年以來迄今,全球債市維持多頭氣勢,整體表現亮眼。而今年推升債市的三個關鍵因素,主要是:經濟放緩、貨幣政策以及地緣政治。

 首先,在全球經濟方面,從各方面總體經濟數據以及全球製造業指數等各項指標來看,全球經濟持續放緩,包括:市場持續下修美國2020年經濟表現、歐元區外需疲軟,德國或面臨十年來首次技術性的經濟衰退,預計德國將加快推出財政政策以為因應。

 在中國方面,受到出口與投資降溫,中國2020年經濟也面臨力求保六的壓力。不過,從近期宏觀經濟數據來看,中國內需增長減速初見止穩跡象。例如:中國9月份社會零售增速大致平穩,預估為7.5%到7.6%;9月前三周乘用車零售年度負成長幅度也有收斂跡象。

 從全球經濟走勢來看,預期這種狀況在未來三到六個月,經濟放緩的趨勢仍會持續,為債市提供正面支撐。

 其次,在貨幣政策方面,各國央行推出寬鬆貨幣政策,在美國聯準會方面,聯準會成員半數以上認為年底前不再降息,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則是預估聯準會年底前有可能再降息一碼。

 觀察近年聯準會的政策方向,可以發現,聯準會鷹派升息後,市場降息預期縮減,但隨著美國ISM指數回落,以及就業市場表現低於預期,市場對於年底降息預期機率也隨之提高。

 另一方面,目前聯準會的政策態度也跟過去不一樣,政策方向受經濟數據表現所牽動;而聯準會宣布自10月中旬起啟動每月購債600億美元的計畫,以確保隔夜借貸系統中流動性充足。聯準會從10月15日開始釋放短期資金挹注市場的作法,也有助於穩定市場,更對債市提供正面助益。

 歐元區不僅下調存款利率,也宣布自11月重啟量化寬鬆政策,每月金額200億歐元,且在新量化寬鬆政策結束前都不會升息。歐洲央行同時開始執行第三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對歐洲央行業提供低利率貸款。

 至於在中國方面,中國人行自9月1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釋放流動性8,000億元,此為今年以來第三次全面降準。

 而全球央行紛紛推出寬鬆貨幣政策的方向,全球流動性充裕,也對債市提供正面支撐。

 第三,在地緣政治方面,由於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仍存,而這類紛爭對於也有會讓市場資金對於避險性資產的需求增加。

 展望未來,由於全球經濟持續放緩且有加深的跡象,加上全球央行貨幣寬鬆延續,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干擾仍存在,基於上述這三個因素仍然存在,預期在此市場大的環境下,未來三到六個月債市展望仍將正向。

 在策略上,雖有美中貿易戰為經濟前景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但隨著各國央行相繼採取貨幣寬鬆政策,為股債市場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強資產和高品質收益明顯獲得市場資金的青睞。

 其中,美國聯準會挹注短期資金的政策,將有利於短期公債的表現,而信用債則在市場資金找尋正利率資產的需求支撐下,亦將受惠。另外,亞債市場則是受惠於今年增加來自歐洲的買盤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