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903彭禎伶、魏喬怡/台北報導

金管會上菜 搶星港財管業務

顧立雄強調,台灣人的錢應由台灣人來管,年底前推出比星、港更具競爭力方案

image
金管會媲美新加坡、香港的理財方案

 趁勢而為,爭取與星港比肩。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日受訪時指出,由於香港反送中行動未平歇,影響金融中心資金進出,加上台灣吸引境外資金及台商資金回台,金管會預計年底前將會推出針對專業投資人、擴大鬆綁法規及商品的媲美星港財管新方案,力求台灣人的錢由台灣人來管。

顧立雄強調,會參考歷年美僑商會、歐僑商會、金融總會的建議案,看有哪些是可以儘可能開放的金融商品,年底前一併開放,明年初專業投資人即可將錢透過國內銀行、證券公司打理,雖然短期內追不上香港、趕不過新加坡,但也要儘量作到「媲美」、比肩。

這項政策早已討論多時,且換過多種態樣,如亞洲理財中心、國人理財平台、建構國際理財平台等,這次趁中美貿易戰、香港反送中行動等造成的資金移動潮,同時輔以政策鼓勵境外資金回流、台商回台投資等,金管會將順勢擴大開放專業投資人可投資的金融商品,替銀行、證券爭取更多財管商機。

歷年各商會、金總及證券商公會等爭取開放更多境外結構型商品在台銷售、放寬國人可投資境外債券信評等級、開放複委託有價證券融資保證業務、境外資金匯回可用於信託集合管理運用帳戶等,這些內容都在金管會檢討開放之列。

顧立雄表示,除了再次檢視這些歷年建議的商品是否可開放,也請金融機構去比較台灣與香港、新加坡的財管商品,盤點台灣還有哪些不足、或可擴大開放的部分,預計年底一併宣布,儘可能的對專業投資人(先前銀行是規劃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高端客戶,若證券則是可複委託的專業投資人),擴大可投資的商品及範圍。

 金管會多年來一直規劃台灣的財管業務要能跟香港、新加坡競爭,顧立雄分析,在先天上,香港是英語系國家、完全沒有資本進出管制,稅制上又有競爭優勢,但除此之外,有沒有金管會可以再加強的地方,如擴大開放金融商品、鼓勵銀行設置雙語分行,讓外國人也能有全外語服務,短期雖談不上追上香港或新加坡,但至少先作到財管業務可以「媲美」香港或新加坡的地步。

(相關新聞見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