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723林昱均/台北報導

85%家族企業 恐臨接班危機

image
 ←「資誠2019家族企業論壇暨台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發表會」22日舉辦,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右二)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長周建宏(左二)互相握手致意。圖/王德為

 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22日舉辦家族企業論壇指出,台灣家族企業雖有93%致力於優化本業,但85%未落實信託、家族憲法、閉鎖性公司等「正式治理」制度,接班危機恐怕將浮現。

 資誠執業會計師洪連盛指出,我國家族企業雖設立家族投資公司做為控股方式,但鮮少具備正式的家族規章,在分配財產、接班上多半仰仗遺囑。他建議,台灣家族企業應正視信託、公司傳承規章,以避免陷入家族內戰,導致財富與企業經營權無法有效運用、甚至侵蝕家族財富。

 根據資誠2018台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有45%企業未使用股權工具如家族投資公司、閉鎖性公司等,而是由創業第一代把持所有股權。另有85%企業未做財富分配規劃、並未使用其工具如信託、家族憲法。

 然而,85%台灣企業受訪者尚有其他家族成員在家族企業中工作,尤其是旁系親屬如兄弟姐妹(36%)。洪連盛指出,就算企業接班人戰功卓越,但在股權均分及家族成員手握大權下,很有可能出現家族企業版的「八王之亂」。

 企業過於仰賴遺囑,未必能有效達到傳承方式,近年就有長榮集團之前例,原先第一代張榮發欲交棒給張國煒,但甫上任4天卻被家族董事會拔除總裁一職,顯見股權與財富管理工具等重要性。

 亞太菁英財富管理學院院長羅立群致詞時指出,歐洲默克家族傳承351年、美國洛克菲勒家族156年,反觀台企如台泥約73年、台塑集團65年,國泰、富邦集團則分別為57、27年,台灣家族企業仍在萌芽階段,尚未面臨接班情況,但應謹慎借鏡他山之石與前車之鑑。

 不過,企業傳承除了股權、規章外,接班人的能力也是一大關鍵。資誠調查顯示,44%的台灣家族企業掌權者未來會把企業管理權交給子女或家族成員,但是在子女能力養成不太重視「外部專業機構歷練」,執行程度只有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