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德州廠排放塑膠顆粒恐遭美國聯邦法院認定違反聯邦「淨水法」,面臨1.62億美元罰款。台塑董事長林健男昨(10)日首度對外說明,台塑美國為防止非製程區塑膠粒不當排放,迄今已投資1,500萬美元進行各項改善措施,接下來擬再加碼4,000萬美元增設一個雨水滯留池,以進一步減少塑膠粒排放機率。
林健男表示,台塑企業一向重視環保,各項投資與廠內作業一定遵守環保法令,為確保沒有污染物排出,製程區廢水全部經廢水處理廠處理後始能排放,台塑不允許因操作錯誤導致不當排放。
經了解,台塑美國為防止非製程區塑膠粒不當排放,迄今已投資1,500萬美元進行各項改善措施,包括針對塑膠粉粒槽車裝卸系統進行改善、增加卸料口管帽止漏、每班有專人負責卸料後環境處理,另裝卸區地面由碎石地改為水泥地並增加止水墩,並要求客戶確實將卸料完槽車管帽鎖緊等。同時各廠也增設暴雨時的塑膠粒回收系統,以及各排放口增設監視系統等。
林健男說,目前該案仍在法院審理,尚未做出最終判決,無法做過多說明。不過,台塑美國在自我要求和及時回應社區關注下,將在未來再評估投資4,000萬美元,增加興建一個12公頃大,容量30萬公噸的雨水滯留池,使總投資額上升到5,500萬美元,以進一步減少塑膠粒的排放機率。
林健男強調,為確保改善的完整性且沒有盲點,台塑美國也將聘請第三方公正專家進入工廠,協助審查當前措施。後續更會全面進行檢討改善,積極落實「嚴格管制塑膠粒不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