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710文/賴麗如

隔音新規範臨時延緩 惹爭議

image
 ●圖為隔音構造工法示意圖。圖/業者提供

 原訂於今年7月1日上路的「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46-6條」的建築物分戶樓板衝擊音隔音構造法規已確定延緩一年,此舉引發國內隔音材料業者強烈質疑陶瓷公會找上立委,政策才突然大轉彎?對此,營建署嚴正表示,因國內相關業者反映目前尚難達到一致的施工品質,為確保新工法未來推動順暢無礙、避免消費爭議,因此不得不做出延緩一年實施的決定,絕無圖利問題。

 因原訂7月1日上路在即的隔音法規臨時延緩,國內隔音相關材料業者質疑輔導期已長達3年,這一千天內為何沒有提出配套?營建署建築管理組則於9日發布新聞表示,有關媒體報導「隔音墊業者表達強烈不滿,質疑陶瓷公會最後一分鐘找上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政策才突然轉彎,藍委也質疑這背後到底圖利到誰」營建署則表示,法令延後實施是為確保新工法上路後達到一致的施工品質,如未全面考量各界聲音而斷然決定上路,不但造成政策推動的阻礙、施工品質不如預期,反而容易影響住宅隔音與耐震能力。

 且建築物是整合各項工程技術才能確保建築物的安全與品質,如施工技術上尚未能跟上腳步,政府就應該正視問題,以避免日後消費糾紛引發更多民怨,另該報導中指稱「背後到底圖利到誰」完全是臆測與子虛烏有的說法。

 陶瓷公會秘書長賴復元對此回應,陳情的對象是依據產業類別區分,由於鶯歌是陶瓷聚落,因此才向蘇巧慧委員提出業者陳情,別無其他考量。

 營建署署長吳欣修表示,對於工法可行性之探討,未來會加強,該法規立意良善是為讓民眾都有防堵噪音的權利,同時再次強調,做出延後一年的決定,完全是從建築界的技術發展與政策考量,未來營建署會督促業界用實際案例成效與做法,供各界了解,促使國內隔音工程技術更為精進與完備,同時協助相關公會辦理教育講習會、推廣及交流樓板衝擊音隔音構造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