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零售勢力在生鮮、新零售等業態上激烈競爭,許多新概念店大幅擴展版圖。作為代表性的業者,永輝超市旗下超級物種在上海的首家門市卻在4日關閉,開業至今不足兩年,凸顯出該類新型超市的盈利瓶頸。
大陸近年積極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業態,其中生鮮門市更是其中重點,以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阿里旗下盒馬鮮生發展最為快速,近兩年來快速展店,但隨著盒馬鮮生在5月底關閉第一家門市後,超級物種也步入後塵,關閉其在上海的首家門市進行調整。
36氪報導,兩大生鮮新概念超市在近期均首次關店,反映的是盈利的瓶頸。超級物種在2018年提出大陸展店百家的初期目標,如今接近達標,下一階段將轉往盈利考量,據悉近期永輝超市也向部分超級物種門市下達最後盈利通牒。
超級物種等新概念門市由永輝的科技零售業務永輝雲創負責,得到騰訊等大資本入注,但經過近年高速擴張後,該業務呈現營收增加但持續虧損,超級物種在2018年底便虧損人民幣(下同)6億元,使永輝超市在2018年第四季剝離永輝雲創,不再將其列入財報中。
永輝超市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淨利14.8億元,年減18.52%,反映出超級物種等業務在利潤上的拖累,也間接導致永輝超市決定終止收購家樂福的計劃。
永輝調整新零售方向之外,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同樣在5月底關閉其在蘇州昆山的門市,此前盒馬鮮生總裁侯毅曾表態,要在大陸開設2千家盒馬鮮生,但經過大幅展店後,侯毅2019年3月也改口,在門市規模提高後,業績好的要求更好,差的也要及時調整。兩大巨頭的舉動也反映出生鮮新零售的困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