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617陳碧芬/專訪

陳思寬 要為中經院開源覓新居

與台大和解,首仗達陣

image
《小檔案》中華經濟研究院、《小檔案》陳思寬
中經院董事會組成
中經院重要財務資料(108年度)

 政策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向台大借調陳思寬出任院長,她正式上任即將滿半年。陳思寬從原先被台大「刻意作球」阻攔,差一點進不了中經院大門,歷經這段期間,與台大好好談過、並簽訂備忘錄,將呈報本月下旬中經院董事會,一旦順利通過,雙方糾結20多年的院舍問題,確定有了大和解!

 陳思寬表示,明(2020)年是中華經濟研究院40周年,院舍問題現在得到初步確定,院長工作接下來就是要找錢、找房,等同於可以於此時規劃中經院下一個發展階段,400名中經院員工對研究工作抱持熱情,希望在勾勒未來的中經院時,能為這群珍貴的經濟暨政策研究人才,找到長期安穩的工作環境。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請談談接任中經院院長的過程?

 答:我原先是依中經院董事會通過,去(2018)年11月1日和董事長(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曹添旺)一起上任,同時還有向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借調葉俊顯研究員,也要出任中經院副院長。我以台大國企系教授身份,向台大校方申請借調,結果在校務會議中被攔下來,理由是中經院和台大有院舍土地官司。所幸一切風雨經過三個月時間,台大後來也簽核我的借調案,今年1月11日正式向中經院報到。

先與台大簽五年房舍租約

 問:與台大協調中經院的房舍問題,現在的進度如何?

 答:中經院雖然是財團法人,但組織法是立法院通過、成立基金亦主要部分來自政府,現位於台北長興街的院舍土地當年在徵收時由台大代為掛名,這個糾紛經過20多年的官司訴訟,現在判決結果是中經院需要歸還,我上任後和台大研議,結論是台大將院址出租給中經院,範圍包括本館和餐廳、警衛室,其餘的職員宿舍共四戶,有一年寬限期需要歸還台大。向台大承租,中經院每年需付1,000多萬租金,這個租約目前簽訂五年期,協議結果我已作成報告,將在最近的董事會報告,期盼獲得董事會的認可與支持。

為人才尋覓安穩的工作環境

 問:這樣的協調結果,對中經院有何影響?

 答:中經院受到影響的部分,最短期的就是這1,000多萬的租金,會是中經院今年的財務缺口。我在1月報到時,2019年的各項計畫,包括工作配置、財務預算等都已確定,這1,000多萬元需要想辦法找出新增收入來源,才能彌補過來。其次,中經院在現址上到明年就40年,中經院從當初設置是定位為學術單位,員工喜歡它的穩定和安靜,培養許多資深研究人員,可說是國家的資產,這段期間以來大家的心理都受到影響,我必須快些為中經院找到新的院址,讓大家安定下來。但,這也有其難處,中經院設置條例中明文院址需在台北市,若選擇找土地自己蓋房,可能要情商政府向國營事業租地,否則我們也付不起,現在最後一步的想法是承租大樓作為院址。

創設基金投資難 力求解方

 問:開闢財源、找大錢是很大的工程,中經院的創設基金10億元只能使用孳息,你有什麼處理方法?

 答:為中經院開源是我自己設定的中期任務,上任前幾個月先熟悉中經院內各單位的研究或工作計畫,中經院正職員工加上編制外總數超過400名,單位也相當多,我和每個單位開會聽簡報,現在則勤跑政府部會,拜訪的同時也探詢有無新增委辦計畫的可能,我感覺現在才要發揮「管理」的學問知識。

 至於中經院創設基金10億元的處理方法,現在也已刪除可投資部位的辦法,10億元都拆單到各銀行間找年息1%的定存,新上路的財團法人法更是限制各單位的投資標的,例如不能買股票ETF,我因此向我在金融機構任職的昔日同窗、或EMBA學生們請教,拜託大家給我解決對策。

 問:從大學轉任研究機構,請談談心路歷程?

 答:我是從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借調中經院,在台大,教授最大,教授的本質就是專注個人研究、把書教好,工作內容明顯偏向學術,過去又有5年500億的國家研究經費。有人說我這次是從管理學門轉到經濟研究,我感覺剛好相反,過去都在學術研究,現在需要很多管理的知識,要和研究人員討論,和委辦單位溝通,與媒體對話,希望能在薪資上給同仁比較好福利,卻更感受「沒有錢,萬萬不能」,中經院年度預算是要經過立法院通過,很多事都不是自己想好就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