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515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關稅大戰 蘋果傷最重

 在美國與大陸將對彼此商品全面加稅的情況下,中美貿易戰殺傷力瞬間擴大,首當其衝的無疑是供應鏈集中在大陸的蘋果。大陸13日宣布加稅反擊後,蘋果股價單日重挫6%至186美元,創下2013年來最大單日跌幅,5月以來股價累跌11%。

 近年消費者手機升級頻率降低,已使上季iPhone北美出貨量下滑19%。過去半年來蘋果大陸營收也下滑25%,未來中美貿易戰範圍擴大將使蘋果面臨內外夾攻。

 去年9月蘋果向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函請求重新考慮關稅清單時,就曾說明關稅對蘋果帶來的衝擊。這份請求成功讓AirPods藍芽耳機及Apple Watch智慧手錶排除在名單之外,但轉接器、充電器、充電線、iPhone保護殼、iPad皮套等蘋果配件仍自去年9月起承擔10%關稅。

 上述配件自本月10日起面臨25%關稅,但蘋果官網至今顯示的售價不變,可見蘋果打算自行吸收成本。分析師認為配件占蘋果營收比重微乎其微,即便自行吸收成本也不會影響獲利,但iPhone成本增加又是另一回事。

 摩根士丹利近日報告指出,以美國售價999美元的iPhone XS為例,25%關稅將使每支手機成本增加160美元。假設蘋果自行吸收成本,今年度(去年10月起)每股盈餘(EPS)將因此損失23%,意味著iPhone勢必漲價。

 研究機構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師巴加林(Tim Bajarin)表示,關稅對美國消費者造成的實際衝擊難以評估,絕非售價調漲25%這麼單純。

 Wedbush證券公司分析師伊弗斯(Dan Ives)估計,蘋果為因應25%關稅,可能將3%至5%的大陸生產線移往印度。

 Loup Ventures分析師蒙斯特(Gene Munster)表示,蘋果曾考慮將部分的大陸生產線移至印度或巴西,但以蘋果對品質的高度要求來看,要在其他地區重新找到合乎蘋果標準的組裝廠並不容易。(相關新聞見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