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來臨,眾達(4977)提前卡位完成下一世代產品研發,第一季營收年增率高達3成,但受到研發費用居高不下,以及CB評價損失之影響,首季每股稅後盈餘(EPS)蒙塵、剩下0.84元,比起去年同期的1.66元大減48.54%。
眾達今年首季合併營收超亮眼,以5.4億元年增30.66%,一舉創下單季營收新高紀錄,但昨日公布的首季獲利卻很掉漆。經結算,該公司首季稅後盈餘僅0.5億元,EPS為0.84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稅後純益0.97億元、EPS1.66元,相去甚遠。
眾達指出,因積極投入下一代光收發模組產品研發,致研發費用增加,佔整體營收比重約10.60%,對EPS影響為0.96元;再加上首季認列CB評價損失0.15億元,又影響EPS0.26元,若排除研發費用及CB評價損失的影響,其實今年首季的累計稅後盈餘應為1.23億元,換算EPS則為2.06元。
眾達進一步強調,該金融評價損失僅影響當期損益,並無實際現金損失,公司實質獲利與本業營運仍維持成長無虞,事實上驗證本業獲利亦復如是,今年首季營業利益為4,254萬元,仍較去年同期的3,554萬元,成長19.69%。
眾達進一步指出,從營收表現來看,公司已逐步脫離2018年營運谷底,眾達積極投入100G、400G超高速光通訊模組及5G光收發模組產品研發,營運表現將可望有顯著的成長。
展望2019年,眾達仍維持樂觀看法,在於美國日前宣布的優先施政項目中,5G相關基礎設備的建置為重點標的之一,將帶動光通訊連接裝置需求大幅提升,根據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預估表示,在未來的15年中,全球5G商機將可達2.2兆美元,眾達已提前進入研發並完成產品佈局,將有助於擺脫初期投入的研發費用,營運逐季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