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502文/郭亞欣

台泥 獲傳產、環境友善組兩大獎

image
 ●台泥獲頒兩大獎項肯定,由資深副總經理呂克甫(右)從經濟部部長沈榮津(左)手中接下殊榮與肯定。圖/郭亞欣

 台灣最具指標的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於日前揭曉,台泥企業團雙喜臨門,一次獲得「企業大調查-傳產組楷模」、「傑出方案-環境友善組楷模」兩項大獎,此次台泥獲得「企業大調查傳產楷模」,是創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開辦15年來,首度頒予水泥產業紀錄,成為第一個獲得傳產組企業社會責任獎之企業,由台泥資深副總經理呂克甫代表出席頒獎典禮。

 此次評審認為台泥2018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將碳排放連結績效考核,結合節能技術和碳捕獲研發能力,發展循環經濟,並長年支持植物保種中心,復育生態有成;雖社會大眾對水泥業觀感仍有疑慮,但水泥產業又是國家社會發展必須,更需落實CSR,努力減少社會衝擊,台泥努力尋找替代原料,努力減少開採自然資源,值得肯定。台泥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強調,只看短期的經濟效益不見得符合社會長期的需求,也不利於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台泥的作為與經營管理,都是朝著「以大自然為主體」,以「社會利益為宗旨」的思考角度出發。

 今年參賽組數創新高的傑出方案「友善環境組」,碳循環綠經濟「從碳捕獲(CCS)到世界第一碗減碳環保麵」,評審以碳循環經濟藍圖,作法前瞻,在競爭激烈的「傑出方案 友善環境組」中榮獲楷模獎。評審認為台泥與工研院合作,長期投入碳捕獲技術研發,收集二氧化碳繁殖藻類,並開發富含蝦紅素的雨生紅球藻,首推碳循環產品:蝦紅素紅藻蕎麥麵以及蝦紅素保養系列,創碳循環經濟平台,積極實踐零排放目標。

 透過「有感產品」參與路跑及義賣等減碳倡議作為,開啟B2B產業B2C創意溝通,獲得評審經青睞。台泥目前是全球43個碳捕獲基地之一,面對氣候變遷,台泥將與國際夥伴,持續投入碳捕獲技術,二氧化碳再利用,研發人類健康福祉產品。

 台泥企業團從核心優勢出發,透過水泥窯最高達一千八百度高溫,分解戴奧辛等有毒物質,協助處理事業與城市廢棄物,運用原料石灰石,最天然方式捕捉二氧化碳,替地球減碳盡最大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