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進行第十輪貿易磋商同時,大陸銀保監主席郭樹清1日宣布近期將推出12項金融業擴大開放舉措,包括取消外資在銀行業與保險業的總資產要求、持股上限等,並允許外資銀行開業時即可承作人民幣業務,大幅放寬限制。外界分析,中方此舉除延續政策方向,亦有向美方遞出談判橄欖枝的意味。
銀保監官網公布的新聞稿稱,郭樹清日前接受新華社等多家官媒採訪時稱,將對銀行業、保險業擴大開放,擬近期推出多項開放新措施,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門檻與營業項目。
放寬資產要求方面,主要包括,取消單家中外資銀行對商業銀行的持股比例上限;取消外資法人銀行的10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以及外銀分行的20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取消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信託公司的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等。
業務方面,允許外銀開業時即可經營人民幣業務,並允許經營「代理收付款項」業務。允許外國保險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放寬中外資金融機構可設立消費金融公司。並鼓勵外資和大陸民營銀行業、保險業展開股權、業務等合作。
郭樹清稱,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近期安聯(中國)保險獲准籌建,成為大陸首家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美國安達批准增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約旦阿拉伯銀行和摩洛哥外貿銀行獲批設立上海分行等,都代表大陸官方擴大開放的決心。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3月底就曾表示,外資機構在參與大陸金融業時「非禁即入」,鼓勵外資進入信託、金融租賃、消費金融等領域。隨後博鰲論壇上,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更送出大禮,宣布外資券商和保險經紀公司業務範圍不再單獨設限,徵信、信用評級、銀行卡清算等的准入限制大幅放寬等。
郭樹清表示,大陸銀行、保險業已形成國有、民營和外資等多元股權結構。其中民營資本在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保險公司總股本中,佔比已分別達到43%、56%、83%和49%。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在大陸資產佔比為1.64%和6.36%。下一步將透過持續擴大開放,不僅利於銀行保險業充分競爭,亦能優化股權結構,形成多樣化市場體系。(相關新聞見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