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大廠味全首季營運大爆發!不僅1~3月累計合併營收年增逾16%,加上去年處分埔心牧場的業外收益也將在今年首季認列,法人估計該筆處分利益約10億元,每股貢獻約1.976元,推估味全首季EPS有機會挑戰2.5元,寫下單季新高紀錄。
味全近年體質轉好,加上陸續處分閒置資產、減債減虧,2018年稅後淨利9.83億元,年增47.9%,EPS 1.94元,創下2011年以來8年新高,主要也是去年Q3處分三重廠挹注,加上兩岸營運同步回升。而今年在埔心牧場處分利益入帳下,首季EPS將一舉超越去年整年水準,全年獲利也看佳。
此次大幅貢獻味全財報的業外收益,是味全2018年11月公告,以26.63億元將桃園埔心牧場土地(連同地上物及附屬設備),賣給三立集團「三立影城股份有限公司」,處分利益約10~10.5億元,該筆業外收益將在Q1認列。
其次,味全近年持續聚焦本業,加上處分閒置資產,成功改善財務結構,獲利能力也顯著提升。據味全統計,光是處分龍潭廠、三重廠、埔心牧場3大資產,合計可減少債務達136.86億元,一年因此可減少利息支出2.37億元,對味全營運是一大利多。
再者,受惠兩岸冷藏飲品同步上揚,味全1~3月每月營收都保持兩位數高成長,首季累計合併營收45.4億元,年增16.34%。其中,味全在中國大陸除了原有的杭州廠、廊坊廠,新增的廣州廠已於今年3月投產,目前主要生產果汁;台灣方面也持續推新品,如近期的萬丹芋頭鮮奶飲等。
展望後市,味全大陸擴廠計畫持續推進,新建的蘇州廠預計2020年投產,目前已規畫生產果汁、鮮奶、乳飲品等;總計至2022年味全在大陸將有4個廠、46條生產線,年產能約100萬噸,產能為2018年的4倍。台灣方面,味全總座張教華回鍋後,誓言力拚台灣食品本業重返獲利,並將持續以台灣為研發基地,擴充新產品。
此外,味全董事會決議,今年每股配發0.8元現金股利,是味全自2015年以來,暌違4年再度配發股利,預計將在今年6月27日股東常會上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