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正是國畫的特色,西畫少有,4月號《讀者》雜誌摘錄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霖燦《花鳥與人生》專文,精選台北故宮裡的十幅花鳥畫作,引詩談畫,導覽寫實、寫意、寫趣的高妙藝術,體驗「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人生短藝術長」,該文摘自《李霖燦讀畫四十年》一書。關於藝術的篇章還有:《美,拯救了巴黎》,《昌石碩梅》寫「海派」巨擘吳昌碩的故事。
4月號《讀者》的名家精選文還有:卡夫卡的《父親,我為什麼懼怕您》,春上村樹的《餐館之夜》,毛姆的《作家筆記》,阿爾圖‧叔本華的《人為什麼不能太窮》,安東尼‧得‧梅勒的《索在一起的公主和奴隸》,蔡志忠寫《針與鹽》,豐子愷寫《手弄生綃白紈扇》裡的修復大師,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寫《頭腦清醒的糊弄》,岑嶸寫《一對舊藤椅》,萬維鋼寫現代人結婚的《三種浪漫體制》和《菁英社會的神話》兩篇,假張寫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娜塔莉‧波曼等幾位頂尖名人-《那些曾自卑的人》是如何克服自卑的?共50多篇,值得細細品讀。
《讀者》的摘文來自海內外的知名作家和媒體,具兼容並蓄的多元題材和國際視野,行銷90多個國家與地區,是世界第四大發行量的雜誌,每本80元,在誠品、金石堂等大型書店和博客來等網路書店販售,慶祝在台發行9周年,訂閱一年12期960元優惠加贈一期,2018年合訂本960元8折優惠。函附20元回郵,免費試閱《讀者》精選期刊一本,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42號3樓之6,電話:02-2702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