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401劉朱松/台中報導

大立光覓地投資 市長出謀畫策

 股王大立光積極覓地投資,台中市長盧秀燕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大立光最新投資案採取雙管齊下做法,除已向市府申請工廠立體化案,大立光董事長林恩舟也跟她談過,希望取得台中大肚山的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三期開發案土地。

 她認為,招商就像市府賣茂谷柑一樣,要抓重點,尤其台中產業非常多,市府對於每個產業都要照顧,但仍要抓緊重點產業,而光學產業絕對是台中的重點產業,因為台中光學產業技術領先,且在全世界產值及研發排名都名列前茅;另外像精密機械及工具機等都做得很不錯,也是招商重點。

 若有些產業會被淘汰,或處於後段班,政府若投資太多,會造成執行成效「事倍功半」,但因光學是重點產業,市府一定大力扶持,也會積極協助業者取得土地。

 不過,大肚山護樹團體鑑於台中市空污嚴重,遇到要砍樹蓋工廠時,難免有「反商」、「反工」的情形。林恩舟拜會盧秀燕時指出,他在彰化有買一塊地,未來若順利取得台中設廠用地,會將當地樹木移植至彰化種植。不過盧秀燕認為,大立光要蓋工廠需移樹,但一定要把樹移植在台中才對。

 市府未來也會努力開發工業區,相對地,大立光也要努力與護樹團體溝通,大立光不妨先移植幾顆樹,給護樹團體看看樹木移植後生長得很好,以展現公司誠意。盧秀燕說,以大立光的能力要與護樹團體溝通難嗎?盧秀燕認為,其實是不難的。

 盧秀燕也提醒大立光,正因為企業夠大,所以更要盡社會責任。例如大立光應該可以更公開的和各方溝通,說明新廠建成後可以提供當地多少就業機會、及員工薪資保證,以及樹木要如何移植在台中等等計畫。

 盧秀燕認為,台灣地狹人稠,再怎麼做產業園區都無法滿足更多企業擴張的需求,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三期,有人一口氣要大面積工業用地,但在「僧多粥少」下,政府開發工業區土地永遠不用夠。她所能做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工業區廠房立體化,提高建築容積率,讓廠商工廠建築面積可增加,就可先解決廠商增建廠房需要土地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