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立訊集團已是台灣電子業在蘋果訂單上的最大潛在競爭對手,不過,和碩昨日公告斥資25.29億元購入立訊股票共2,772萬股,總持股比率達0.79%,和碩對此表示是財務性投資。然而,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眾不同的佈局思考,加上立訊在蘋果訂單上的未來發展性,和碩買立訊股票是否不只於財務投資?都讓外界有不少想像空間。
以連接器起家的中國業者立訊,為了「啃蘋果」,從零組件跨足系統整合與組裝,今年下半年更將取代廣達組裝Apple Watch,成為首家打入蘋果整機產品組裝的陸廠。
和碩承接的蘋果訂單為iPhone,但和碩與立訊相識已久,不僅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公開表示他跟立訊董事長王來春「很熟」,和碩早在2010年,便將旗下轉投資的連接器公司博碩科技賣給立訊。另外,和碩也不是第一次透過子公司昌碩買立訊股票,早在2013年,和碩便以「財務性投資」為由買入立訊股票,只不過,當時和碩僅買了400萬股、只花了5.95億元。
事隔多年後,和碩昨日再以「財務性投資」為由,以每股19.84元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91.25元,買入立訊2,772萬股,總金額達25.29億元,買入股數與金額都是5、6年前的5、6倍,和碩對立訊的總持股為3,240多萬股,持股比率0.79%。以昨日立訊收盤價20.95元人民幣來說,相當於和碩帳上現賺3,000多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