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利率上升、信用利差擴大和股市調整,導致債券和收益型股票多呈現負回報,外銀財富管理普遍預期,未來一年市場波動仍將居高不下。瑞銀財管指出,投資者可專注於低系統風險(貝塔值)、且能夠提供票息收益的投資工具,這將可緩和短期市場震盪的影響。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亞太區資產配置主管蘇安純(Zuercher Adrian)指出,基於市場震盪難息,瑞銀財管的投資策略目的都在「降低風險」,同時儘量保持可能的潛在回報。
首先是策略上建議建構在不同資產類別間充分多元化配置的全球投資組合,作為第一道防線。第二是戰術方面,在整體戰術投資期內保持敏銳嗅覺,於風險類資產和債券之間靈活切換,以實現預期回報。第三是在每個資產類別內部,利用特定市場估值錯配的機會,透過多/空相對頭寸來獲取收益。
蘇安純分析,亞洲股票的估值在深度下跌之後,基本面已強於市場情緒所顯示的水準,意味著戰術性加碼機會來臨。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共同執行長Vincent Locomte也有同樣看法。他認為,當市場從反映「壞消息」轉至「消息沒那麼壞」的時候,此時獲利通常最佳,期待「耶誕老公公會提前送禮物來」,不要讓投資人一再陷入今年難以捉摸的市場走勢。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陳得能指出,今年來投資人的股票部位獲利普遍出現了虧損,然而部分高股息股票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如中資銀行股能夠提供5%以上的股息殖利率,是亞洲主要行業中股息增長率最高的板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