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盛銀行台灣總經理陳國榮(Peter Chan)接受本報專訪指出,台灣澳盛支持離岸風電開發案的台幣融資,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I)要角之一麥格理資本也是澳洲商,首檔台幣187億元專案融資,澳盛銀行就有參與。
他表示,台灣在澳洲設有分行的9家銀行也多是澳盛的客戶,此外保險業、證券業都對澳洲金融業務有極高興趣,未來澳盛台澳兩地生意都會一手抓。
陳國榮說,台灣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甚至強過澳洲當地,澳盛銀為此延攬前中信銀外籍強將施恆毅(Eric Stanley)出任澳盛銀行金融同業處長,也從海外挖回4位台灣金融人才。
澳盛先前把消金業務出售給星展後,澳盛台灣子行也決定與分行合併。對此,陳國榮強烈表達澳盛不會離開台灣的訊息,他說,目前澳盛台灣淨資產加總近台幣300億元,都是集團共同調度的資金,用來做最有效率運用,不會任意把資金撤出台灣。
陳國榮表示,子行和分行合併是因為消金部門出售,台北分行足以提供在地、國際公司與金融機構多元化的銀行服務及金融商品,這個發展方向在召開台灣董事會之前,就已和金管會內部溝通,且一直保持互動,金管會完全理解澳盛的想法,現在正在審核合併後的規範和合併基準日。
陳國榮表示,澳盛在台灣的資金不是只談「足不足夠」,而是要具有完全沒有疑慮的強勁財務能力,這是對金融同業(FI)業務最重要的支持,澳盛在台灣聚焦的三大業務,包括台灣科技業及其亞太區供應鏈,機構法人需求的金融商品,像股匯結構型金融商品、國際板債券,以及澳紐市場強項的能源融合金融數位服務網絡。
澳盛於1980年進駐台灣,2013年在台灣申請設子行,今年10月宣布台灣子行將和台北分行合併後,中華信評將澳盛的評等展望由「負向」調為「穩定」,同時確認其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