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128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薪資增幅 寫2008年來新低 女性比男性少2成

 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的最新報告,去年全球實質薪資增幅僅1.8%,創2008年以來新低,遠不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準。其中,亞太地區勞工薪情最好,增幅依舊居各區域之冠。此外,全球性別薪資落差仍大,女性平均薪資比男性少了2成。

 ILO周一公布的2018/19全球薪資報告(Global Wage Report 2018/19)顯示,去年全球實質薪資(經通膨調整)成長率,由2016年的2.4%縮減到1.8%,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若排除人口龐大且加薪速度快的中國不計,去年全球實質薪資增幅從2016年的1.8%跌到1.1%。

 該報告發現,20國集團(G20)的先進國家成員,2017年的實質薪資增幅由前年的0.9%下滑至0.4%。G20的新興及開發中國家,近年實質薪資起起伏伏,2016年成長率自2015年的2.9%衝上4.9%,去年又回落到4.3%。

 以區域而論,2006年到2017年期間,始終以亞太地區勞工的薪情最好,加薪幅度居全球之冠。然亞太區去年的薪資增幅不如前年,由2016年的4.8%跌落至3.5%。

 時間拉長來看,1999年到2017年之間,G20的新興和開發中國家實質薪資增長近3倍,反觀G20已開發國家的薪資增幅僅9%。不過許多中低所得經濟體的平均薪資仍偏低,當地勞工及其家庭陷入入不敷出窘境。

 ILO總幹事萊德(Guy Ryder)表示:「令人困惑的是,高所得經濟體在GDP成長率彈高與失業率下降的同時,薪資增速牛步化,這種情況在今年依舊可見。薪資成長停滯會阻礙經濟擴張,也不利提升生活水準。」

 ILO報告同時發現,全球薪資仍存在性別差距,女性薪資還是比男性低了20%左右。

 對此萊德指出:「性別薪資出現落差,充分體現當今社會的不公不義。世界各國應試著深入了解背後的成因,加速朝兩性平等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