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126林昱均/台北報導

執政黨選舉挫敗引發內閣改組壓力 財劃法修正 恐重新評估

 九合一選舉剛落幕,行政院長賴清德原打算內閣總辭但遭慰留,不過閣員仍有異動可能。財政部官員昨(25)日指出,若內閣改組波及財政部,「財政收支劃分法」、「海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的修法皆可能受影響。

 官員表示,若閣員異動,海外資金專法可能考量到APG(亞太洗錢防制組織)明年7月初評報告而延宕,財劃法修法也可能要重新評估。因財劃法牽涉中央立委與地方民代的資源重分配、將中央部分稅收轉往地方,部分立委早已持反對意見,其實本就寸步難行。

 執政黨此次選舉挫敗,引發內閣改組的壓力。若財政部高層有所異動或行政院改變方向,對於正在推動的財劃法修正恐將不利。目前我國財劃法賦予地方政府稽徵稅課收入包括土地稅、房屋稅、使用牌照稅、契稅、印花稅、娛樂稅、遺贈稅與菸酒稅等。而我國稅收現制有中央稅、地方稅及統籌分配稅等3類,中央政府再透過統籌分配稅款、專案補助及一般補助等三種方式分配給地方政府。

 長久以來我國地方財政面臨稅收分配不均的「財政差異」,與財政收入不足的「財政缺口」等兩大問題,其主因是最近一次在88年之修正,將營業稅重新定位為國稅。即使我國中央政府移撥所得稅與貨物稅等兩大稅收10%統籌分配給地方政府,但各縣市財政仍捉襟見肘。

 財政的差異和缺口也導致各縣市債務提升。以六都債務而言,截至107年10月底止,台北市「平均每人負擔債務」3.5萬元,新北市3.7萬元,桃園市1.17萬元,台中市3.4萬元,台南市3.24萬元,高雄市最高為9萬元。

 三三會理事長許勝雄日前表示,若企業在地方投資,好處都是中央享有,卻為地方帶來不便甚至是污染,地方招商的態度自然會打折扣。因此,選後若政府願意重新規畫調整財劃法,許勝雄認為對企業的影響層面就會加大。

 財長蘇建榮過去擔任小英智庫時期對財劃法早有深入研究,若財劃法修法因閣員變更而「喊卡」,對企業與財政恐將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