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工商團體負責人昨(25)日強烈呼籲政府接受「公投結果」、並務實地延後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修訂2025年發電占比,否則將置台灣於缺電風險中,最終傷及經濟發展。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就基於三點理由支持「以核養綠」。第一,是基於供電穩定。目前是因為還有在核能發電所以暫時不缺電,也讓備轉容量維持在6%,他說:「可見核能對台灣供電穩定相當重要。」
第二,是基於合理的電價。他說,台灣是能源進口國,只要國際天然氣、煤的價格波動,就會影響台電的供電成本,電價就會蠢蠢欲動,而綠能從來就不是便宜的能源,但核能絕對是相對便宜的能源。
第三,是基於PM2.5及碳排放。政府為了非核,燃煤發電的占比始終降不下來,林伯豐問:「究竟是PM2.5對健康的為害更直接,還是百年後核廢料的處理更為緊急?」他強調,企業界並不反對非核家園,但是台灣經不起缺電的打擊,因此呼籲政府務必接受「以核養綠」的公投結果,將非核家園既定時程延後,以免傷及經濟發展。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也指出,公投案結果可看出絕多數人民是支持「以核養綠」,因此他對政府提出強烈的「勸說」:等到綠能成熟到足夠供電且有安全的備載容量時,再來廢核也不遲。
他說,企業都認為台灣不能缺電,否則沒有人敢到台灣投資,「以核養綠」是真正務實的做法,在綠能足以取代核能前,政府沒有必要非急著在2025就廢核,在天然氣、綠能穩定供應前,核能還是要列為選項之一。
工業界也指出,以目前的發電結構,如果2025年燃煤發電佔比要達到30%,表示花費近2,700億建設的林口及大林5部機組都將面臨與核四相同命運:「封存」!同時,現有的燃煤機組也要降載或提前除役,無疑是資源的重大浪費,也極度不合常理,因此盼政府能務實接受「以核養綠的公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