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722文/譚淑珍

「創新」政府

image
◎圖文/譚淑珍

「創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用英文解釋,創新的名詞是「innovation」,動詞是「innovate」,而innovate查英文字典的話,他說,有兩個意思:「to make changes;to do things in a different way。」

 那到底是啥意思呢?張忠謀舉例說明,每天上班會走的路,有一天走不同的路線,或是改用不同牙膏的品牌,都算是一種「創新」。

 依此標準,小英主政下的政府,應該也算是一個「創新」的政府;只是,小英政府的創新方式,多是要別人改變,要別人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總統出席三三會例會致詞或演講,不是什麼「創舉」,兩位前總統陳水扁與馬英九都曾出席三三會,所以,日前總統蔡英文受邀到場致詞,算不上是「創」新,但是,不同於過去兩位總統,小英總統在三三會沒有「吃飯」!

 在三三會沒有「吃飯」,是創「新」?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三三會例會都是中午召開,與會者與來賓都是先用自助餐、再開會,當然與會者或來賓,可以選擇不吃,只參與會議。

 當來賓是總統時,為方便、也為現場秩序與安全,用餐方式會改為是「飯盒」。過去兩位總統也都會與企業老闆們一起先用飯盒、再進行演說、意見交流...。

 所以,小英總統沒有吃飯,就是與前兩位總統不同,因為不同,所以,是創「新」。

 小英總統不吃,其他與會者還是要吃飯啊,於是三三會小小的改變了過往程序,將吃飯時間提前30分鐘,因為有所改變,所以,也算是創「新」。

 過去兩位總統也會基於安全原由而限制媒體的活動範圍,但是,兩位總統從來沒有要求媒體必須中場離席,小英總統是第一位、也是三三會成立以來,第一次發生要求媒體離場的情形。

 與過去不同,就是創新的標準,小英總統,再次創了新。不過,三三會最終沒有要媒體離席,但是因為說服小英總統改變要媒體離場的主意,因為小英總統的改變而有了不同的結果,所以,也算是一種創新吧...。

 其實,在小英主政下,不只是小英總統有創新,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同樣會有「創新」的舉動...。

 過去工商團體都有與行政院長「面對面」溝通的機制,工總有「工業團體領袖會議」、工商協進會有「工商早餐會」、商總有「與院長有約」、中小企業總會則有「院長與中小企業下午茶」,都是工商業界與閣揆一年一度面對面溝通的機制與平台。

 過去,所有的行政院長,包括小英政府的首任院長林全,都是受邀後「走出」行政院、面對工商企業界進行溝通。賴清德打算有所改變,未來,不再是他「走出」行政院與業者溝通,而是工商團體要「走進」行政院「面會」院長...,這是創舉、也算是創新吧。

 只是政府這樣的創舉到底是創新,還是創「新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