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716張佩芬/台北報導

市場動盪 海運面臨3大挑戰

 上周在上海召開的「中國航運50人論壇」,陽明海運董事長謝志堅就當前海運業面臨的三大挑戰指出,市場面臨這麼劇烈的變化,截至目前為止,業界減班、減航線,降低航速、航線加船等,都還滿有成效,未來就看貿易戰何時收兵,油價、三廢產品怎麼走。

 謝志堅分析,中美貿易戰目前500億美元加徵關稅商品中,影響的貨載占約8%、110萬箱(20呎櫃);油價今年6月單月漲幅高達65%,明顯偏高;中國大陸因環保因素實施三廢產品政策,禁止未經處理的次級廢料進口,影響到中美進口線約13到15%的貨載量,讓海運市場產生劇烈的變化。

 謝志堅表示,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還在發酵當中,目前美國進口商因為訂單因素,多半會忍痛進口高關稅貨品,但是後續訂單就會轉向,因此影響是逐漸產生,不會一次發生,海運業界必須密切追蹤貨物的移轉方向。

 另中國大陸推動資源回收,鼓勵三廢產品製造,給予減免稅優惠,但也自去年起,不允許歐美未經處理的廢料直接進口,結果大量廢料轉向東南亞,東南亞國家增加比例從50到100%都有,目前已經有東南亞國家宣布不給進口了。

 油價部分今年上半年節節升高,近幾天有較大回落,未來仍需密切關注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

 面對市場如此劇烈變化,謝志堅認為,截至目前為止,海運同業的因應措施都還滿有成效,船隻透過減速降低油耗,因為減速航線需要加派船舶,進而讓船噸過剩情形改善;另在亞洲-美國幹線三大海運聯盟相繼撤航線、減班,讓第三季市場旺季運價能夠保持在高水平。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上周五(13日)公布的數據,上海出口至美西基本港每大箱(40呎櫃)運價為1,685美元,周漲8.4%,美東航線,運價為2,710美元,周漲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