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626孫彬訓/台北報導

麥肯錫提公股銀轉型十策

管國霖:不一定要靠整併,績效比大更重要

image
 ●麥肯錫資深顧問暨前花旗(台灣)負責人管國霖。圖/孫彬訓

 麥肯錫25日發布「重返榮耀—台灣公股銀行轉型之路」研究,針對台灣公股銀行轉型提出十大建議,麥肯錫資深顧問管國霖指出,公股銀行「已經坐在金礦上」,擁有龐大的存款,轉型不盡然要靠整併,也可以轉型成客戶導向、科技能力強、經營有效率的金融機構,「績效比大更重要」。

 管國霖今年1月卸任花旗(台灣)負責人後,1月中至麥肯錫出任資深顧問,負責麥肯錫亞洲區含大陸、新加坡等地,這次研究發表也是他擔任新職後首次公開露面。

 管國霖指出,台灣的公股銀行應該好好經營存款金礦,要先做到專精,不單單是想要併購,先把自身做好,未來併購自然有機會;公股銀行雖然有包袱,但也有優勢,像是現在39兆元的存款中,公股銀行就占一半,未來應思考如何擴大財富管理,或藉由AI技術來擴大財管規模。

 他認為,純網銀是很好的生態圈經營概念,包含了銀行、電信、社群的合作,等於是建立跨業的生態圈來打造新局面,客戶經營則將是純網銀的勝負關鍵。

 麥肯錫的報告指出,公股銀行的經營面有多項挑戰,包含業務傳統、競爭力不足,人力資源體系與人才缺口大,組織文化保守、不利於改革,創新不足、客戶體驗不佳,IT系統老舊、數位資源匱乏,分行據點營運效率不彰。

 麥肯錫參考海外大型銀行成功轉型案例,結合對台灣市場的了解,提出「轉型十策」,包含強化財富管理業務、深耕企金客戶,提高產品多樣性,實體分行轉型,強化風管與法遵,客群管理與客戶體驗,組織結構優化,具競爭力的人資體系,打造雙速IT能力,建設大數據分析能力和組織文化變革。

 麥肯錫台灣分公司副董事譚宏指出,依照麥肯錫經驗,成功推動銀行轉型可提高超過15%的淨收入,若八大公股銀行能轉型成功,以去年八大行庫淨收益2,862億元來計算,若實現50%效果,一年就能增加215億元淨收入,若能實現100%效果,一年能增加429億元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