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遴選4月啟動,外界質疑丹麥、德國等國廠商「八國聯軍」插旗我國離岸風電市場。經濟部次長龔明鑫昨(22)日表示,目前規劃有台電、中鋼、亞泥、力麗等4家我國業者土洋合作,經過多年統籌開發、風險承擔等練兵後,有信心2025年我國離岸風電廠商可整廠輸往國際市場。
賴揆昨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離岸風電推動進度」報告後指示,經濟部應持續加強媒合外商與國內業者合作,逐步發展我國自主離岸風電供應鏈,避免只是徒具形式的聯盟關係。
離岸風電遴選將揭曉,龔明鑫說,參與遴選的廠商必須要有與國內業者合作計畫,目前有望達成合作項目包含水下機組、塔架、發電機、齒輪箱等,共有東元、大同、先進複材、台塑重工等逾10家本土廠商投入離岸風電產業。他強調,後續希望達成機艙組裝、海纜等,雖現階段技術上有難度,但期望逐步完成國產化目標。
經濟部統計,目前有18案通過環評可分階段投入離岸風電,總計有10.6GW(1GW=10億瓦)裝置容量,第一階段5.5GW預計4月啟動遴選,估丹麥商沃旭、德商達德、澳商麥格里、丹麥商CIP、加拿大北陸電力5家外商,及台電、中鋼、亞泥、力麗4家本土業者將參與角逐,不過截至昨日止一家都沒有遞件申請。
龔明鑫表示,有信心3月30日截止前,所有符合條件廠商都會遞件申請。能源局能技組長陳崇憲指出,初估1個風場約50MW(百萬瓦),至少有900億元以上投入,遴選投標後,未來是否能如期履約也是考量重點,因此多會與總公司詳細評估確認,慎重考量完工併聯等面向。
經濟部預估,2025年前將達成離岸風電5.5GW設置目標,將採「先遴選後競價」作業模式,計畫以2020年遴選總量0.5GW,2021~2025年遴選總量3GW、競價總量2GW方式核配,遴選評比技術能力60%、財務能力40%,並於遴選機制納入「產業關聯效益」項目,也就是每家外商都需與本土廠商合作,以「事前承諾、事後具體執行」方式辦理,期穩健有序帶動本土供應鏈發展。